護理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有哪些?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護理質量管理的原則如下,請大家查看。
(一)預防為主原則
“預防為主”是指質量管理要從根本抓起。樹立預防為主的意識,從事后把關轉移到事先控制上。對護理質量產生、形成和實施全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應充分重視預防為主的原則,做到“三預”即預想、預防、預查。經常分析影響護理質量的各種因素,針對問題制訂相應的對策并加以控制,切實把影響護理質量的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
(二)標準化原則
質量標準化是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是建立質量管理的“法規(guī)”。只有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才能使各級護理人員有章可循,才能使管理科學化、規(guī)范化。護理質量的標準化包括: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各級護理人員職責、各種操作規(guī)程、各項工作質量標準和檢查評價方法等。
(三)以病人為中心原則
護理質量管理的目的是保證護理工作以最佳的狀態(tài)為病人提供優(yōu)質服務。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是護理質量管理的首要原則。為此,護理管理者必須時刻關注病人現存和潛在的需求,以及對現有服務的滿意程度,以此持續(xù)改進護理質量。
(四)客觀數據原則
質量管理強調“用數據說話”,要求對收集資料、數據進行分析和統(tǒng)計處理,講究科學方法,而不是憑感情、感覺下結論,要用客觀事實說話。所以,一些標準應是定量標準,一些定性標準也盡可能把它數據化,便于統(tǒng)計處理。用數據說話比依靠感覺、印象和經驗分析更可靠、更準確、更清晰。同時,只有依靠數據,才能對現象的本質進行科學的統(tǒng)計分析、判斷和預測。
(五)系統(tǒng)方法原則
所謂系統(tǒng)方法是用系統(tǒng)觀點去認識和組織質控活動,對護理質量形成的整個過程,相互聯系的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即以系統(tǒng)地分析有關的數據、資料或客觀事實開始,確定要達到的優(yōu)化目標;然后,通過設計或策劃為達到目標而采用的各項措施和步驟,以及應配置的資源,形成一個完整的方案:最后在實施中通過系統(tǒng)管理而取得高效率。
(六)全員參與原則
重視人的作用,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動全員參與是實施護理質量管理的根本。因此,需形成一種人人注重質量的氛圍,不斷增強護理人員的質量意識及參與質量管理的意識。
(七)持續(xù)改進的原則
持續(xù)改進是在現有水平上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過程及體系有效性和效率。為能有效開展持續(xù)改進,首先,當發(fā)現護理問題時,不是僅僅處理這個問題,關鍵應調查分析原因,然后采取糾正措施,并檢驗措施效果,實施持續(xù)質量改進;其次,要強化各層次護理人員,特別是管理層人追求卓越的質量意識,以追求更高過程效率和有效性目標,主動尋求改進機會,確定改進項目,而不是等出現問題再考慮改進。
(八)分級管理原則
質量管理組織網絡是由不同層次人員所組成,各層次職責均有所側重。在醫(yī)院,護理工作實行院長、護理部、(科)護士長的分級管理制度,由護理部設定護理質量目標,擬定質量標準,制訂質量控制計劃、管理制度,實施質量素質教育和實施質量檢測評定。各科室護士長側重抓質量標準的落實,貫徹實施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常規(guī)。在護理活動中督促下屬人員實施自我控制、同級控制及逐級控制,調動所有護理人員實施護理目標的積極性。
醫(yī)學教育網提供護士資格、初級護師及主管護師輔導課程,十數年輔導經驗,老師輔導團隊,歡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