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黃的藥學與臨床研究:
《大黃的藥學與臨床研究》分為十章,分別對大黃的本草學、植物學、鑒別、GAP研究、化學成分、質量分析與控制、藥理研究、臨床應用、常用配伍及與大黃相關的專利進行論述,力求為讀者提供有關大黃的較全面的資料與信息,滿足讀者的需求。
大黃是我國西北特產藥材,其臨床應用歷史悠久,最早記載在《神農本草經》 (公元前1世紀-公元1世紀)。據《歐洲生藥學》記載,于公元前114年,中國大黃由商隊經絲綢之路運至歐洲,除藥用之外,亦作為酒類及飲料服用,古意大利把它譽為“皇室大黃”。特別在我國加入wTO以后,中醫(yī)藥成為我國具有自身優(yōu)勢的少數領域之一,國家已經啟動了中醫(yī)藥現代化項目的重點研究,給予巨大的投入。中藥材規(guī)范化種植(GAP)是中藥材“安全、有效、穩(wěn)定、可控”的保證和實現中藥現代化的第一步。大黃是重要的出口藥材,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的作用,是“大承氣湯”、“桃核承氣湯”、“大黃牡丹湯”、“大黃廑蟲丸”等著名方劑的主藥。應用于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癥以及急性黃疸性肝炎、高脂血癥、肥胖癥、慢性腎功能裳竭(cRF)、各種出血癥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近年來的研究還證明其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是味有待深入研究與開發(fā)的中藥品種。有鑒于此,筆者匯集了有關大黃的歷代論述及現代國內外研究,特別是萃取《美國化學文摘》中的有關記載,編著了《大黃的藥學與臨床研究》,旨在為大黃的藥學研究與臨床應用提供盡可能詳盡的新信息、新方法與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