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膿腫是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會涉及的內容,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整理肝膿腫考點和練習題如下:
肝膿腫考點總結
1.臨床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寒戰(zhàn)、高熱+肝區(qū)疼痛和腫大=肝膿腫。
寒戰(zhàn)高熱——多為最早的癥狀也是最常見的癥狀。
肝區(qū)疼痛——由于肝臟腫大,肝被膜呈急性膨脹,肝區(qū)常出現(xiàn)持續(xù)性的鈍痛。
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
體征——肝區(qū)壓痛和肝大最常見。
2.肝膿腫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1)B超(首選)可以明確大小、引導下進行穿刺抽出膿液。
(2)CT檢查必要時可以選做。
3.細菌性肝膿腫與阿米巴性肝膿腫鑒別
(1)膿液
細菌性肝膿腫——黃白色,可發(fā)現(xiàn)細菌;
阿米巴性肝膿腫——棕褐色,無臭味,鏡檢有時可找到阿米巴滋養(yǎng)體,無細菌。
(2)診斷性治療(抗阿米巴)
細菌性肝膿腫——無效;
阿米巴性肝膿腫——好轉。
(3)膿腫
細菌性肝膿腫——較小,常多發(fā)性;
阿米巴性肝膿腫——較大,多為單發(fā),多見于肝右葉。
4.治療
(1)抗生素治療:肝膿腫致病菌往往為厭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需要早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未確定病原菌前,應經驗性選用廣譜抗生素,通常為三代頭孢聯(lián)合應用甲硝唑,或氨芐西林、氨基糖苷類聯(lián)合。然后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結果選用有效抗生素。
(2)經皮穿刺膿腫置管引流術:適合單個較大的膿腫。
(3)切開引流適應證為:
1)膽源性肝膿腫。
2)較大膿腫,快要破了或已經破了的。
3)位于肝左葉外的膿腫。
4)慢性肝膿腫。
(4)支持療法。
肝膿腫習題總結
1.治療較大的單發(fā)性細菌性肝膿腫,主要治療措施為
A.全身應用抗生素
B.輸血,應用抗生素
C.穿刺抽膿,應用抗生素
D.全身支持療法,應用抗生素
E.手術切開引流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經皮肝穿刺膿腫置管引流術適合于單個較大的膿腫。在B超引導下穿刺置管,當膿腔直徑約小于2cm時,即可拔管。
切開引流適應證:①膽源性肝膿腫;②較大膿腫,有可能或已經穿破的;③肝左外葉膿腫,穿刺易污染腹腔;④慢性肝膿腫。
一般情況下,多數(shù)考慮單個先穿刺抽膿,有穿破時也可以切開引流。
2.男性,45歲。因發(fā)熱10天,伴右上腹疼痛來診。查體:皮膚鞏膜輕度黃染,心肺正常,右上腹壓痛(+),肝肋下1cm,肝區(qū)叩擊痛(+)。白細胞15×109/L,透視下見右膈抬高,其最可能的診斷為
A.膽石癥合并急性膽囊炎
B.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C.急性胰腺炎
D.肝膿腫
E.右下大葉性肺炎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患者發(fā)熱、白細胞增高、右上腹痛、黃染,提示肝臟感染性疾病,查體肝臟增大,肝區(qū)叩擊痛,考慮肝膿腫的可能性大。
3.男性,45歲。突起寒戰(zhàn),高熱,右上腹痛。體溫39~40℃,為弛張熱,肝大,右上腹觸痛伴肌緊張,白細胞增高,核左移,胸腹部透視見右膈升高。運動受限,超聲示液平,放射性核素掃描見肝占位病變,穿刺黃白色樣膿液,應先考慮
A.肝癌
B.急性肝炎
C.阿米巴性肝膿腫
D.細菌性肝膿腫
E.膽道感染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這道題的題干顯示超聲示液平,放射性核素掃描見肝占位,提示肝腫瘤或膿腫,而突起寒戰(zhàn),高熱,右上腹痛,提示炎癥,因此支持膿腫,但是阿米巴性肝膿腫發(fā)病前曾有腹瀉史,然后有發(fā)熱、肝痛、肝大,大便找到阿米巴滋養(yǎng)體,超聲顯像示肝內有邊界不很清晰的液性占位,支持細菌性肝膿腫。
4.女性,48歲。右上腹痛2年,有時低熱,伴膿血便。體檢:右肝增大,輕度壓痛,X線右膈肌抬高,右胸腔積液較多。B超示:肝右葉巨大液平,放射性核素掃描占位性病變,首先考慮
A.肝癌
B.阿米巴性肝膿腫
C.細菌性肝膿腫
D.急性肝炎
E.肝包囊蟲病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細菌性肝膿腫一般無消化道癥狀。阿米巴肝膿腫是腸阿米巴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前標注內容提示有腸道感染,后繼發(fā)有肝膿腫,需要考慮阿米巴病。肝膿腫可由溶組織阿米巴原蟲或細菌感染所引起。阿米巴肝膿腫的發(fā)病與阿米巴結腸炎有密切關系,且膿腫大多數(shù)為單發(fā);細菌性肝膿腫的細菌侵入途徑除敗血癥外,可由腹腔內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臍部感染經臍血管,門靜脈而入肝臟,膽道蛔蟲亦可為引起細菌性肝膿腫的誘因。
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提供2022年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輔導視頻,專業(yè)師資授課,科學制定復習計劃,更有專業(yè)老師在線答疑! 點擊了解更多>>
以上“考生速記!外科主治醫(yī)師肝膿腫考點總結&練習題”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