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臨床助理醫(yī)師 > 輔導精華 > 正文

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輔導精華:先天性腹壁缺損

2009-08-20 15:26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腹裂是由于臍旁部分腹壁全層缺損而致內臟脫出的畸形,甚為少見,40%~79%為未成熟兒、低出生體重兒,男嬰較女嬰多見,比例為2:1,腹裂與臍膨出的比例各家報道不一,約為臍膨出的1/10。

  腹裂形成的原因尚有爭論。一種看法認為腹裂是由于臍膨出在宮內穿破的結果,有人認為更可能是宮內嵌頓臍帶疝所致。另一種看法則認為腹裂與臍膨出由兩種不同的病因引起,腹裂時腸管短,壁厚,中腸未旋轉和固定,很少伴有其他系統(tǒng)畸形等,說明它在胚胎早期生理性臍疝之前,腸管通過腹壁缺損疝入羊膜腔所致。而這種局限的腹壁缺損是由于右臍靜脈的自然消退,在內轉時胚體壁和體蒂連接處的循環(huán)障礙引起,在臍帶右側的被膜薄弱和破損而發(fā)生,與臨床所見相一致。有許多學者選用胎羊或胎兔制作腹裂的動物模型取得成功。

  其病理特征是臍和臍帶的形態(tài)正常,并在正常的位置,腹壁裂口位于臍的側方,絕大多數(shù)在右側,裂孔較小,縱向長2~3cm,最長5cm。該側的腹直肌發(fā)育不全,腹壁裂口與臍帶之間有狹條橋狀皮膚相隔,脫出體腔外的臟器,常為小腸與結腸,無肝臟及其它臟器,胃腸道外露無羊膜和腹膜包裹,腸管粗大,肥厚,短縮,相互粘著,有薄層的膠凍樣物覆蓋。常伴有中腸旋轉不良、小腸和結腸有共同系膜等畸形,但很少伴有其他臟器畸形。

  一、臨床表現(xiàn)

  嬰兒出生后即見胃腸道脫出于腹壁外,腸壁水腫肥厚,相互粘著,雖與臍膨出囊膜破裂相似,但無羊膜包裹,肝臟始終在腹腔內,可與臍膨出區(qū)分,不致于混淆。

  就診時往往處于低體溫狀態(tài),在35℃以下,體液丟失而導致水電解質平衡失調,可有感染(敗血癥)、粘連性腸梗阻、胃腸道穿孔和壞死等并發(fā)癥。

  二、治療原則

  治療原則與方法,基本上與臍膨出相同,進行術前管理,包括體溫管理、預防感染和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保護脫出的腸管和沖洗清潔等。少數(shù)病例可能采用一期修補法,但需強力擴張腹肌以擴大腹腔容積。但多數(shù)病例宜采用分期修補法。術后加強呼吸管理,腸道功能恢復需時較長,不能經口攝食,需要較長時期的經靜脈的營養(yǎng)管理。

  三、預后

  過去死亡率高達80%~90%,近年強調采用一期修補術和分期整復、修補法,加強呼吸和營養(yǎng)管理,治療成績已顯見提高。死亡率為25%~35%,主要是由于感染。腹裂治療后,患兒生長發(fā)育良好,腸管的長度也可恢復接近正常。

臨床醫(yī)師公眾號

距離2025臨床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臨床醫(yī)師腎小球疾病考點2
【直播】臨床醫(yī)師腎小球疾病六大考點

直播時間:2月4日 19:30-20:30

直播主題:臨床腎小球疾病六大考點2

直播老師: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