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工作中,在膝關節(jié)創(chuàng)傷時,經常會遇到半月板損傷。在現今,人們對半月板的生物力學功能進行許多研究(3-9),越來越認識到半月板的生物力學功能重要性,認為不宜簡單地將損傷半月板切除,而應修復它們,但半月板無血液供應區(qū)的損傷修復后不能愈合,這是骨科界的難題之一,為此人們亦進行了許多研究(10-16)。
半月板的大體形態(tài)、血液供應、顯微鏡下形態(tài)、生化等。
半月板是介于股骨髁和脛骨平臺之間的半月狀軟骨,其外側緣較厚,內側緣較薄,內側半月板呈"c"形,外側半月板近似呈"o"形。內側半月板前角脛骨韌帶止點附著于前交叉韌帶(ACL)脛骨止點之前,后角脛骨韌帶止點附著于外側半月板后角脛骨韌帶止點之后和后交叉韌帶(PCL)脛骨止點之前。內側緣與內側副韌帶相連,后份與半膜肌相連。外側半月板前角脛骨韌帶止點附著于ACL之后,其后角脛骨韌帶止點附著于內側半月板后角脛骨韌帶止點之前,側方不與外側副韌帶相連,并在側后方有腘肌腱相隔,后方與腘肌相連。
半月板體部的外側約10-30%由膝內外側動脈供應血液,形成半月板周圍動脈叢,內側其余部分無血液供應。但其前角與后角血液供應較體部豐富,可達40-50%(1)。
半月板表層細胞細小扁平、平行排列,深層細胞大而圓、位于軟骨陷窩內。半月板的膠原纖維主要為I型,其主要呈環(huán)狀平行排列,與半月板長軸平行,少量為放射狀,連系環(huán)行纖維,使其不發(fā)生分離,這亦是半月板縱裂較多的主要原因。半月板有少量II型膠原,主要位于內側1/3(2)。硫酸皮膚素在外側1/3較多。
半月板自身的生物力學呈各向異性及不均一性。在壓力下,半月板前1/3的彈性模量較后1/3高(3);在張力下,縱形標本較橫形標本彈性模量高,表層較深層彈性模量高;在剪力下,低頻率時,其縱形標本較橫形標本彈性模量高。
在張力下,內側半月板前角脛骨韌帶較半月板后角脛骨韌帶彈性模量高(4)。半月板自身的生物力學的各向異性及不均一性說明半月板能適應膝關節(jié)運動中的各種力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