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助理醫(yī)師 > 輔導精華

經行浮腫辯證論治-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輔導

2015-03-06 09:30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全國技能繳費時間>> 最新版大綱/教材變動>> 醫(yī)師“搞”分秘籍資料>>

經行浮腫辯證論治-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輔導:

1.脾腎陽虛主要證候:

經行面浮肢腫,晨起頭面腫甚,腹脹納減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腰膝酸軟,大便溏薄,月經推遲,經行量多,色淡質薄。舌淡,苔白膩,脈沉緩,或濡細。

證候分析:脾腎陽虛,水濕泛溢,則見四肢浮腫。脾虛失運,則納減腹脹,大便稀溏。腰為腎府,腎虛則腰膝酸軟。脾腎虛損,經血失固,則經行量多,色淡紅質薄。舌淡苔白膩,脈沉緩或濡細,乃為陽虛不足之候。

治法:溫腎化氣,健脾利水。

代表方:腎氣丸《金貴要略》合苓桂術甘湯。

方藥:桂枝、附子、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甘草。

2.氣滯血瘀主要征候:

經行肢體腫脹,按之隨手而起,色黯有塊,脘悶脅脹,善嘆息,舌紫黯,苔薄白,脈弦細。

證候分析:氣滯血行不暢,則肢體腫脹;苔薄白,脈弦細,均為氣滯血瘀之征。

治法:理氣行滯,養(yǎng)血調經。

代表方:八物湯(《濟陰綱目》加澤蘭、茯苓皮。

方藥: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延胡索、川楝子、炒木香、檳榔。

題庫小程序

距離2025中醫(y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張鈺琪 中醫(yī)助理醫(yī)師 《方劑學》 免費試聽
    25醫(yī)師報名現場審核材料

    網校老師 02月21日 16:00-18:00

    詳情
    2025年新版教材變動解讀

    張鈺琪 02月21日 09:00-21:00

    詳情
    免費資料
    中醫(yī)助理醫(yī)師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