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2019年中醫(yī)(專長)醫(yī)師資格考試:陰陽辨證應注意的問題是很多考生關注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編輯為您整理如下:
相關閱讀:中醫(yī)(專長)醫(yī)師資格考核“中醫(yī)診斷技能”30個知識點匯總!
1.部分和渾身相接合
固然陰陽辨證以部分癥狀為主,但不可以孤立地以部分癥狀為根據,還要從群體動身,各個方面地理解、剖析、判斷。以乳疽為例,因為病位深在,開始的一段時間時表達多似陰證,實屬陽證。
2.鑒別真假
不可以只從部分著眼,要深化剖析,捕獲病的本質,才不會被假相所疑惑。如流注,開始的一段時間多為部分色白、漫腫、隱痛,到達化膿時才微紅微熱,容易誤作陰證。實際上流注病灶深在肌肉,紅熱雖不顯示,但化膿很快,膿質稠厚,潰后也易收口,同時伴有急性急性病的渾身癥狀。
3.消長與轉化
惡疾在進展變動過程中陰證和陽證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是因為陰陽與病位之深淺、邪毒之盛衰相關,或是惡疾的自身轉化,或是醫(yī)治后的轉化。如本屬陽證,若臨床上給服數(shù)量多苦寒泄火之劑,外敷涼爽消腫除毒之藥(還是運用數(shù)量多抗菌藥物后),紅熱痛疼等急性癥狀消逝,炎癥限制,漸漸形成一個稍紅微熱隱痛的木硬腫塊,消之不散,亦不作膿,這是陽轉為半陰半陽證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