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了“2020中醫(yī)確有專長考核考點:真臟脈的概念與臨床意義”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考生順利備考。
(一)真臟脈的概念
真臟脈又稱“敗脈"、“絕脈”、“死脈”、“怪脈”,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現(xiàn)的無胃、無神、無根的脈象,表示病邪深重,元氣衰竭,胃氣已敗。
(二)真臟脈的臨床意義
1.無胃之脈 無胃的脈象以無沖和之意,應指堅搏為主要特征。臨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氣不能相從,心、肝、腎等臟氣獨現(xiàn),是病情重危的征兆之一。
(1)如脈來弦急,如循刀刃稱偃刀脈。
(2)脈動短小而堅搏,如循薏苡子為轉豆脈;或急促而堅硬如彈石稱彈石脈。
2.無神之脈 無神之脈象以脈律無序,脈形散亂為主要特征。主要由脾(胃)、腎陽氣衰敗所致,提示神氣渙散,生命即將告終。
(1)如脈在筋肉間連連數(shù)急,三五不調,止而復作,如雀啄食狀,稱雀啄脈。
(2)如屋漏殘滴,良久一滴者,稱屋漏脈。
(3)脈來乍疏乍密,如解亂繩狀,稱解索脈。
3.無根之脈 無根脈象以虛大無根或微弱不應指為主要特征。為三陰寒極,亡陽于外,虛陽浮越的征象。
(1)若浮數(shù)之極,至數(shù)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無根,稱釜沸脈,為三陽熱極,陰液枯竭之候。
(2)脈在皮膚,頭定而尾搖,似有似無,如魚在水中游動,稱魚翔脈。
(3)脈在皮膚,如蝦游水,時而躍然而去,須臾又來,伴有急促躁動之象,稱蝦游脈。
〖醫(yī)學教育網(wǎng)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以上關于“2020中醫(yī)確有專長考核考點:真臟脈的概念與臨床意義”的知識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最后祝各位醫(yī)師資格考試備考的考生順利通過考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