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中醫(yī)外科職稱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cdel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外科職稱 > 主任復習資料 > 正文

關于鎖喉癰的辨證施治

2020-01-20 14:38 醫(yī)學教育網
|

關于鎖喉癰的辨證施治,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精心為您匯總:

1.內治法

(1)熱毒聚結  證候:結喉處紅腫繞喉,堅硬灼熱疼痛,腫勢蔓延;壯熱,口渴,頭痛頸強,吞咽困難;舌紅絳,苔黃膩,脈弦滑數或洪數。

辨證分析:外感風溫挾痰熱之邪,內因肺胃積熱,痰熱毒邪壅積于結喉,故紅腫堅硬,灼熱疼痛;風溫熱毒與正氣相搏,內熱熾盛,故壯熱口渴,大便于結,小便黃赤;結喉為吞咽及呼吸之要沖,因邪毒蘊結,故出現吞咽困難,呼吸不利;舌紅絳、苔黃膩、脈弦滑數或洪數為熱毒聚結之象。治則:散風清熱,化痰解毒。主方:普濟消毒飲加減。壯熱口渴,加鮮生地、生石膏清熱生津;便秘,加生大黃、枳實、玄明粉通腑瀉熱;氣喘痰壅,加鮮竹瀝、天竺黃、萊菔子化痰降氣;痙厥,加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清熱解毒止痙;膿成,加炙山甲、皂角刺。

(2)熱傷胃陰  證候:潰后膿出稀薄,瘡口有空殼,或內潰膿從咽喉部流出,瘡口暗紅,瘡口難斂;伴低熱不退,口干少津,納谷不香;舌光紅,脈細數。辨證分析:潰后膿血大泄,加上高熱耗津以致胃敗,故口干少津,納谷不香;胃納不佳,氣血生化乏源,故瘡口難以收斂;陰液虧耗,余毒未盡,故低熱不退,瘡口暗紅;舌尖紅、脈細數均為陰虛之象。治則:益胃養(yǎng)陰,清解余毒。主方:益胃湯加減。

2.外治法

初起用雙柏散以金銀花露或菊花露調敷患處。并經常保持敷藥濕潤。膿成則切開排膿,刀法應循經直開。膿盡用生肌散、白玉膏換藥。

以上就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匯總的全部內容啦,想了解更多考試知識及內容請持續(xù)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題庫軟件
中醫(yī)外科學職稱考試題庫軟件(初/中/高級)
中醫(yī)外科學職稱考試題庫軟件(初/中/高級)

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考試教材、考試科目。符合衛(wèi)生高級職稱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考試資料豐富,免費試用!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