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醫(yī)學題庫】全新升級!學習做題新體驗!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全科主治 > 輔導精華

水液停聚證-中醫(yī)學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重點

2015-06-11 09:13 醫(yī)學教育網
|

備考中醫(yī)學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內容繁多,讓很多考生有些不知道如何去復習,抓不住重點,下面是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的一些知識點,希望對考生們有所幫助。

化水濕,腎主水,由于久病正虛,勞倦內傷,導致脾腎陽氣虛衰,致使水液代謝障礙,下焦水濕泛濫而為陰水。陰盛于下,故腫從足部和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起,脾陽虛運化無權,病及中焦,健運失常,則脘門腹脹,納呆便溏。脾主四肢肌肉,脾虛水濕內漬,則面色(白光)白,神疲肢倦。腰為腎之府,腎陽虛衰則無火溫煦,則腰膝冷痛,四肢不溫,畏寒神疲。面色(白光)白,為陽虛水停之象,灰滯為腎虛水泛之征。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為脾腎陽虛,寒水內盛之象。

2.痰證痰和飲,都是津液變化而成,多由臟腑功能失調,水液代謝障礙而表現(xiàn)的病證,但兩者的形態(tài)不同。痰證是指水液凝聚,濃度較高,質地稠厚,停聚于臟腑、經絡、組織之間而引起的病證。因此,痰證的臨床表現(xiàn)頗多,故有“諸般怪證皆屬于痰”之說。

外感病因辨證/六淫,內傷七情,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均可產生痰證。前人認為痰屬陽,飲屬陰,痰因于熱,飲因于濕,在痰的方面,又有五痰之名,如風痰屬肝,寒痰屬腎,熱痰屬心,濕痰屬脾,燥痰屬肺,這是以五臟來分類的。常見的痰證有:

風痰證是指痰盛而風動的證候。多由陰虛陽亢,風勝內動夾痰,或偏食甘肥厚味,痰涎壅盛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xiàn):頭暈目眩,胸脅滿悶,喉中痰嗚,痰清而多泡,突然仆倒,或見口眼(口咼)斜,舌強不語,四肢麻木,偏癱,舌紅苔膩,脈弦細滑。

病機分析:本證以眩暈,胸脅滿問,突然仆倒,喉中痰鳴等風盛內動挾痰為特點。風盛夾痰上擾,閉塞清竅而見頭暈目眩,喉中痰鳴;痰迷心竅,則神昏仆倒,舌強不語;若痰濕流注經絡,則或見四肢麻木,肢麻偏癱,口限喝斜。舌紅苔膩,脈弦細滑,均為陰虛陽亢,痰濕內蘊,鳳陽內動之象。

熱痰證痰熱互結,謂之熱痰。多因感受熱邪,或因機體陽氣亢盛,煎熬津液所致。

衛(wèi)生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2024年中醫(yī)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張鈺琪 中醫(yī)全科主治醫(yī)師 免費試聽
    2024衛(wèi)生資格成績放榜——職稱晉升慶功會

    主講:網校老師 6月11日19:00-21:30

    詳情
    衛(wèi)生職稱考試深度加大,2025年如何復習?

    主講:網校老師 6月12日19:00-21:00

    詳情
    免費資料
    中醫(yī)全科主治 備考資料包
    教材變動
    考試大綱
    高頻考點
    備考技巧
    立即領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
    您有一次專屬抽獎機會
    可優(yōu)惠~
    領取
    優(yōu)惠
    注:具體優(yōu)惠金額根據(jù)商品價格進行計算
    恭喜您獲得張優(yōu)惠券!
    去選課
    已存入賬戶 可在【我的優(yōu)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