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脈象鑒別與主病是中西醫(yī)醫(yī)師考試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復習掌握這部分的內(nèi)容,醫(yī)學教育網(wǎng)的小編特為您整理如下:
脈診又稱切脈,是醫(yī)生用手指對患者身體某些特定部位的動脈進行切按,體驗脈動應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別病證的一種診察方法。脈診的基礎是了解常見脈象的特征、鑒別與主病。
浮脈類
脈綱 | 共同特點 | 脈名 | 脈象 | 主病 |
浮 | 舉之有余,按之不足 | 表證,亦見于虛陽浮越證 | ||
浮 脈 類 |
輕 取 即 得 |
洪 | 脈體闊大,充實有力,來盛去衰 | 熱盛 |
濡 | 浮細無力而軟 | 虛證,濕困 | ||
散 | 浮取散漫而無根,伴至數(shù)或脈力不勻 | 元氣離散,臟氣將絕 | ||
芤 | 浮大中空,如按蔥管 | 失血,傷陰之際 |
沉脈類
沉 脈 類 |
重 按 始 得 |
沉 | 輕取不應,重按始得 | 里證 |
伏 | 重按推至筋骨始得 | 邪閉、厥病、痛極 | ||
弱 | 沉細無力而軟 | 陽氣虛衰、氣血俱虛 | ||
壅 | 沉按實大弦長 | 陰寒內(nèi)積、疝氣、瘕積 |
遲脈類
遲 脈 類 |
一息 不足 四至 |
遲 | 一息不足四至 | 寒證,亦見于邪熱結(jié)聚 |
緩 | 一息四至,脈來怠緩 | 濕病,脾胃虛弱;亦見于平人 | ||
澀 | 往來艱澀,遲滯不暢 | 精傷、血少;氣滯、血瘀,痰食內(nèi)停 | ||
結(jié) | 遲而時一止,止無定數(shù) | 陰盛氣結(jié),寒痰瘀血;氣血虛衰 |
數(shù)脈類
數(shù) 脈 類 |
一息 五至 以上 |
疾 | 脈來急疾,一息七八至 | 陽極陰竭,元氣欲脫 |
促 | 數(shù)而時一止,止無定數(shù) | 陽熱亢盛,瘀滯、痰食停積;臟氣衰敗 | ||
動 | 脈短如豆,滑數(shù)有力 | 疼痛,驚恐 |
虛脈類
虛 脈 類 |
應 指 無 力 |
虛 | 舉按無力,應指松軟 | 氣血兩虛 |
細 | 脈細如線,應指明顯 | 氣血俱虛,濕證 | ||
微 | 極細極軟,似有似無 | 氣血大虛,陽氣暴脫 | ||
代 | 遲而中止,止有定數(shù) | 臟氣衰微;疼痛、驚恐、跌仆損傷 | ||
短 | 首尾俱短,不及本部 | 有力主氣郁,無力主氣損 |
實脈類
實 脈 類 |
應 指 有 力 |
實 | 舉按充實而有力 | 實證;平人 |
滑 | 往來流利,應指圓滑 | 痰濕、食積、實熱;青壯年;孕婦 | ||
弦 | 端直以長,如按琴弦 | 肝膽病、疼痛、痰飲等;老年健康者 | ||
緊 | 繃急彈指,狀如轉(zhuǎn)索 | 實寒證、疼痛、宿食 | ||
長 | 首尾端直,超過本位 | 陽氣有余,陽證、熱證、實證;平人 | ||
大 | 脈體寬大,無洶涌之勢 | 健康人;病進 |
“脈象鑒別與主病”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的小編為您整理,希望小編的文章可以對您有幫助。
【醫(yī)學教育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轉(zhuǎn)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糾錯 責任編輯: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