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是心電學主管技師考試大綱要求熟練掌握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為各位心電學主管技師考生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
正常心室肌細胞的靜息電位約-90mV,其興奮時產生的動作電位分為0、1、2、3、4共五個時相。
(1)除極過程(0相):當心肌細胞在適宜刺激作用下發(fā)生興奮時,膜內電位由靜息狀態(tài)時的-90mV,上升到+20mV~+30mV,此時膜由極化狀態(tài)轉成反極化狀態(tài),構成動作電位的上升支,其正電位部分稱超射。
(2)復極過程
①1期復極(快速復極初期):在復極初期,膜內電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習慣上將0期1期合稱為鋒電位。
②2期(平臺期):此期復極過程很緩慢,基本停滯于接近零的等電位狀態(tài),2期是心室肌細胞區(qū)別于神經或骨骼肌細胞動作電位的主要特征,也是心肌動作電位持續(xù)時間長的主要原因。波形平坦
③3期復極(快速復極末期):2期復極后,復極過程加速,由0mV迅速下降到-90mV.
④(4期)(靜息期)是3期膜復極完畢,膜電位恢復后的時期。
各期機制:①0期機制:鈉通道激活快,失活(關閉)也快,開放時間很短,因此又稱快通道。以鈉通道為0期去極的心肌細胞,如心房肌、心室肌及浦肯野細胞,稱快反應細胞,所形成的動作電位稱快反應動作電位。肌膜鈉通道的大量開放和兩側濃度梯度及電位梯度的驅動從而出現(xiàn)Na+快速內流是心室肌細胞0期去極化形成的原因。
②2期的平臺是肌膜同時存在的Ca2+和Na+的內向離子流和K+的外向離子流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結果。
以上就是醫(yī)學教育網為各位心電學主管技師考生整理的相關知識點,更多心電學技術的相關醫(yī)學的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