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是消毒主管技師考試中可能用到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為廣大考生整理如下:
非典型肺炎,也叫非典型性肺炎,是一個總稱,泛指所有由某種未知的病原體引起的肺炎。這些病原體,有可能是冠狀病毒、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或軍團桿菌引起的肺炎癥狀,也可泛指不是由細菌所引起的肺炎癥狀。
2003年3月起在中國廣東省及香港地區(qū)所爆發(fā)的流行病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癥(SARS)也正是由某種冠狀病毒引起的,屬于非典型性肺炎之一。該病在全球各地廣泛擴散,有超過8,000人染病,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近800人死亡,其中中國(包括香港)的感染和死亡人數最多。在中國大陸,“非典型性肺炎”成為“SARS”的代名詞。
非典型性肺炎型肺炎的名稱最早在1938年提出,當時有7名患有肺炎的病人所表現的癥狀與一般細菌性肺炎并不相同,因此被稱為原發(fā)性非典型性肺炎型肺炎。
非典型性肺炎型肺炎患者的病癥與流感病人相似,病癥會發(fā)燒、肌肉疼痛等,但肺部有發(fā)炎跡象。與典型細菌性肺炎最大的不同在于患者不會有毒性病容,例如呼吸急促、鼻翼煽動等狀況。非典型性肺炎型肺炎病人也不會有濃痰。
支原體肺炎是這類肺炎最重要的致病原因,除此之外其他病原還包括了退伍軍人病菌、鸚鵡熱、甲型流感并發(fā)肺炎等。
非典型性肺炎病癥的潛伏期大約在4-11天左右,病人表現為發(fā)熱,同時伴頭痛、關節(jié)酸痛、全身酸痛和乏力,還有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如干咳等:部分病人出現呼吸加速、氣促等呼吸困難癥狀。多數病人體征不明顯,部分病人肺部可聞少許干濕羅音。多數病人白細胞不升高,少數白細胞降低或/和血小板降低。該病癥可能通過飛沫、分泌液和接觸呼吸道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