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栗子又叫“河東飯”的典故:
中國古人很早認識到,栗子是最好的食品之一?!抖Y記》把栗、棗、飴、蜜,同列為奉養(yǎng)長輩與老人的重要食譜。栗子含有豐富的淀粉和多量糖分,還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與某些礦物質,因此以栗代替糧食更有其優(yōu)點。《史記》載:“秦饑,應侯請發(fā)五苑棗、栗。”6世紀時,《名醫(yī)別錄》說栗子“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令人耐饑。”宋代陶《清異錄》曾述及栗子被稱為“河東飯”的故事:相傳唐末晉王李克用任河東節(jié)度使時(其轄地大部分相當于今山西省境內),在一次率軍追擊汴軍途中,軍糧一時未能得到補充,民眾告知可以取當?shù)匾吧踝哟Z。晉王即令軍士速取野栗,蒸熟飽食后,繼續(xù)奮勇追敵,終于取得最后勝利。事后,晉王之軍中稱栗子為“河東飯”,而晉王則更欣喜地稱栗子為“得勝果”。
食栗能解饑,詩人陸游在《夜食炒栗有感》中寫有“齒根浮動嘆吾衰,山栗炮燔療夜饑”詩句,表達了他的實際體驗。而李時珍則對栗子給以高度評價,將它和蓮子相比美:“(栗)甘仁如老蓮肉。”并且說它“熟者可食,干者可脯;豐儉可以濟時,疾苦可以備藥;輔助糧食,以養(yǎng)民生”。
栗子還有“腎之果”之稱,因此秋季養(yǎng)腎補腎不妨常吃些栗子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