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fèi)試聽
- 免費(fèi)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熱點(diǎn)推薦
——●●●聚焦熱點(diǎn)●●●—— | ||
---|---|---|
報名時間>> | 考試公告>> | 各地動態(tài)>> |
重大變動>> | 摸底測試>> | 資料0元領(lǐng)>> |
螺厴草的摘錄|主治|功能:
螺厴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侗静菔斑z》:螺厴草,藤生石上。似螺厴,微帶赤色,背有少毛。
【別名】鏡面草、蟢兒草、地連錢、石龍、石茶、抱樹蓮、抱石蓮、山豆爿草、血草、石耳墜、痞子藥、石瓜子、瓜子草、瓜子蓮、金指甲、風(fēng)不動、金茶匙、鐵指甲、飛龍鱗、貓龍草、鋪地陰桃、石南瓜、靠背金錢
【來源】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伏石蕨的全草。
【原形態(tài)】附生小型植株。根莖纖細(xì),長而橫生,淡綠色,疏被淡褐色、鉆形鱗片,基部近圓形,粗篩孔狀,全緣。葉遠(yuǎn)生,二型;營養(yǎng)葉的葉柄極短,長2-3mm;葉片卵圓形或近圓形,長1-1.5cm,寬8-12mm,先端圓,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孢子葉的葉柄長約1cm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葉片縮狹呈舌狀或狹披針形,長2.5-3.5cm,寬2-3mm,干后邊緣反卷;葉脈不明顯,小脈連結(jié)成網(wǎng)狀,內(nèi)藏小脈單一而呈棒狀;葉肉質(zhì),光滑或疏被褐購、卵形鱗片。孢子囊群線形,位于中脈與葉邊之間,幼時有盾狀隔絲覆蓋。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林中樹干或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栽培】均是野生。
【性狀】藥物以干凈、味辛苦、涼者為佳。
【炮制】去除泥土及雜質(zhì)。
【性味】辛;涼;微苦
【歸經(jīng)】肺;肝;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主肺熱咳嗽;肺癰;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咽喉腫痛;腮腺炎;痢疾;瘰疬;癰瘡腫毒;皮膚濕癢;風(fēng)火牙痛;風(fēng)濕骨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8g,鮮品60-12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或煎水洗;或絞汗滴耳。
【注意】寒凝者慎用。
【附方】①治吐血,衄血:鏡面草水洗,擂酒服。(《朱氏集驗醫(yī)方》)②治肺癰吐膿:螺原草二兩,冰糖半兩。加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③治肺熱咳血:螺躇草四兩,豬肺四兩。加水適量,煎成一碗,分兩次服。(《福建民間草藥》)④治小便后出鮮血數(shù)點(diǎn)而不疼屈口是一月,飲酒則甚:鏡面草汁一器,入少蜜,水進(jìn)二服。(《陳日華經(jīng)驗方》)⑤治痞塊:石真墜一兩,婉豬大腸服食。(《貴州民間藥物》)⑥治小兒頭瘡:鏡面草日干為末,和輕粉、麻油敷之。(《楊氏家藏方》)⑦治手指腫毒及捐惡瘡,消毒止痛:鏡面草搗爛敷之。(《壽域神方》)⑧治蛇纏惡瘡:鏡面草,入鹽粹爛敷之。(《綱目》)⑨治創(chuàng)傷出血:螺康草莖心,搗勻后外敷。(《福建民間草藥》)⑩治風(fēng)濕疼痛:石耳墜一兩,煎酒服。(《貴外舊間藥物》)(11)治牙齒蟲痛:鏡面草,不拘多少,以水缸下泥搗成營,入香油二、三點(diǎn),研勻,貼于病處腮上。(《蔑坤生意》)(12)治風(fēng)火牙痛t螺降草莖心五錢。酌沖開水熄服。(《福建民間草藥》)(13)解鼠莽毒:鏡面草自然汁、渭油備一杯,和服,即下毒三、五次,以肉粥補(bǔ)之,不可遲。(《醫(yī)說》)
【各家論述】1.《本草拾遺》:主癰腫,風(fēng)疹,腳氣腫。搗敷之,亦煮湯洗腫處。
2.《綱目》:治小便出血,吐血,順血,齲齒痛。
3.《王安卿采藥志》:治肺火結(jié)成膿血癰疽。
4.《福建民間草藥》:清肺療咳,退熱止血。
5.《貴州民間藥物》:理氣,除風(fēng)濕,消痞塊。治痞塊,風(fēng)濕疼痛,密傷咳嗽。
6.《湖南藥物志》:治溫?zé)岵?、痢疾、心氣痛、月?jīng)不調(diào)等證。
【摘錄】《中華本草》
天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