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中藥學棕櫚炭:
【藥性】苦、澀,平。歸肝、肺、大腸經。
【功效】收斂止血。
【應用】出血證。本品藥性平和,味苦而澀,為收斂止血之要藥,廣泛用于各種出血之證,尤多用于崩漏。因其收斂性強,故以治出血而無瘀滯者為宜。可單味應用,如《婦人大全良方》治崩漏不止,即用本品為末,空心淡酒送服;也常配血余炭、側柏葉等同用。若屬血熱妄行之吐血、咯血,可與小薊、山梔等同用,如十灰散(《醫(yī)方類聚》);屬虛寒性出血,沖任不固之崩漏下血,常配炮姜、烏梅同用,如如圣散(《證治準繩》);治便血,可與艾葉、熟雞子、附子同用,如棕艾散(《圣濟總錄》)。
此外,本品苦澀收斂,且能止瀉止帶,尚可用于久瀉久痢,婦人帶下。如《近效方》治瀉痢,單用本品,燒研,以水調服;治赤白帶下,以本品與蒲黃各等分,用酒調服,如棕毛散(《普濟方》)。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1-1.5g .
【使用注意】出血兼有瘀滯,濕熱下痢初起者慎用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古籍摘要】
1.《本草拾遺》:“燒作灰,主破血止血。”
2.《本草綱目》:“棕皮性澀,若失血去多,瘀滯已盡者,用之切當,所謂澀可去脫也。與亂發(fā)同用更良,年久敗棕入藥尤妙。”
3.《本草經疏》:“其味苦澀,氣平無毒。《本經》主諸病皆燒灰用者,凡血得熱則行,得黑灰則止,故主鼻洪、吐衄;苦能瀉熱,澀可去脫,故主崩中帶下及腸風、赤白痢也;止血固脫之性而能消瘀血,故能破癥也。凡失血過多內無瘀滯者,用之切當。”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