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蕉葉:
【出處】《綱目拾遺》
【拼音名】Fènɡ Wěi Jiāo Yè
【來源】為蘇鐵科植物蘇鐵的葉。
【原形態(tài)】蘇鐵,又名:番蕉(《群芳譜》),鳳尾松(《花鏡》),鐵樹(《綱目拾遺》),避火蕉(《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大風(fēng)尾(《陸川本草》),鐵甲松(《四川中藥志》)。
常綠灌木或喬木,高2~3米。干粗壯,圓柱形,多單生,有極明顯的葉痕。葉多數(shù),外彎,聚生于干頂,羽狀復(fù)葉,長0.5~2米;小葉多數(shù),革質(zhì),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而銳,邊緣背卷,上面禿凈,下面被疏毛,中部的小卟長達(dá)15厘米左右,愈至下部的愈短,基部葉片退化為銳刺?;▎涡?,雌雄異株;雄花序曰柱形,長達(dá)45匣米,由多敷緊貼的覆瓦狀排列、楔形的鱗片構(gòu)成,每一鱗片下面遍布多數(shù)球狀,1室的花藥;雌花序?yàn)榘肭驙畹念^狀體,心皮葉闊卵形,密被褐色氈毛,篦狀深裂,其下側(cè)著生3~5個(gè)胚珠。種子扁卵形,長約4厘米,角質(zhì),棕赤色?;ㄆ谙那镝t(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生境分布】分布福建、廣東,現(xiàn)各地普遍栽培。
【性味】甘酸,微溫。
①《福建民間草藥》:甘,微溫,有小毒。
②《浙江民間草藥》:性寒,味酸。
【歸經(jīng)】《閩東本草》:入肝、胃二經(jīng)。
【功能主治】理氣、活血。治肝胃氣痛,經(jīng)閉,難產(chǎn),咳嗽,吐血,跌打,刀傷。
①《綱目拾遺》:平肝,統(tǒng)治一切肝氣痛。
②《福建民間草藥》:活血行瘀,去風(fēng)解毒。
③《陸川本草》:消炎,止血。治痰多咳嗽,痢疾刀傷跌打。
④《浙江民間草藥》:消痰止咳,理氣活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燒存性研末。外用:燒存性研末調(diào)敷。
【附方】①治胃痛:鐵樹葉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②治難產(chǎn):鐵樹葉三片,煎水一碗服。(《指南方》)
③治婦女經(jīng)閉:蘇鐵葉曬干燒存性研末,每次取二錢,用紅酒送下,日服一次。(《福建民間草藥》)
④治吐血:鐵樹葉、紫金牛各五錢;加糯米飯草四錢,青石蠶三錢。煎服。(《浙江民間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