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 Bì Má Zi
【英文名】 SEMEN RICINI
【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實(shí),曬干,除去果殼,收集種子。
【性狀】本品呈橢圓形或卵形,稍扁,長0.9~1.8cm,寬0.5~1cm.表面光滑,有灰白色與黑褐色或黃棕色與紅棕色相間的花斑紋。一面較平,一面較隆起,較平的一面有1條隆起的種脊;一端有灰白色或淺棕色突起的種阜。種皮薄而脆。胚乳肥厚,白色,富油性,子葉2,菲薄。無臭,味微苦辛。
【毒性】蓖麻子所含蓖麻毒素7毫克或蓖麻堿0.16客即可使成人致死,兒童口服5~6粒生蓖麻子即可致死。以上二鐘毒質(zhì)加熱后可以破壞。中毒后首先感到咽喉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無尿或血尿,發(fā)熱,痙攣,最后血壓下降,休克,呼吸停止而死亡。牲畜誤食也中毒。解決方法:可催吐,洗胃,導(dǎo)瀉,每日服小蘇打5~15克,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皮下注射抗蓖麻毒血清,輸血,視病情使用止痛劑,解痙劑、強(qiáng)心劑等對癥治療。
【炮制】除去雜質(zhì)。用時(shí)去殼,搗碎。
【性味】甘、辛,平;有毒。
【歸經(jīng)】歸大腸、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消腫撥毒,瀉下通滯。用于癰疽腫毒,喉痹,瘰疬,大便燥結(jié)。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亦可入丸劑內(nèi)服。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蓖麻——《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名】 Bì Má
【別名】紅蓖麻
【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的種子(見“蓖麻子”)、根及葉入藥。夏秋采根及葉,分別曬干或鮮用。
【性味】
葉:甘、辛,平。有小毒。
根:淡、微辛,平。
【功能主治】
葉:消腫拔毒,止癢。治瘡瘍腫毒,鮮品搗爛外敷;治濕疹搔癢,煎水外洗;并可滅蛆、殺孑孓。
根:祛風(fēng)活血,止痛鎮(zhèn)靜。用于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破傷風(fēng),癲癇,精神分裂癥。
【用法用量】根1~2兩,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頁首蓖麻子 《*辭典》
【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 Bì Má Zi
【別名】萆麻子(《雷公炮炙論》),蓖麻仁(《圣濟(jì)總錄》),大麻子(《中國藥植志》),紅大麻子(《藥材學(xué)》)。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種子。秋季果實(shí)變棕色,果皮未開裂時(shí)分批采摘,曬干,除去果皮。
【原形態(tài)】
蓖麻(《唐本草》),又名:牛蓖子草、紅蓖麻、勒菜、杜麻、草麻。
一年生草本,在熱帶變成多年生灌木,高2~3米,莖直立,無毛,綠色或稍紫色。具白粉。單葉互生,具長柄;葉片盾狀圓形。直徑20~40厘米,掌狀分裂至葉片的一半以下,7~9裂。邊緣有不規(guī)則鋸齒,主脈掌狀?;▎涡裕偁罨驁A錐花序,頂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苞及小苞卵形或三角形;雄花花被3~5,裂片卵狀三角形,無花盤,雄蕊多而密,合生成束;雌花的苞與雄花的相同,花被同雄花而稍狹,無花盤及遺形雄蕊,雌蕊卵形,子房3室,花柱3,紅色,頂端2叉。蒴果球形,有刺,成熟時(shí)開裂。花期5~8月。果期7~10月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生境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栽培。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
【性狀】干燥種子略呈扁的廣卵形,長8~18毫米,直徑6~9毫米。腹面平坦,背面稍隆起,較小的一端,有似海綿狀突出的種阜,并有臍點(diǎn),另一端有合點(diǎn),種臍與合點(diǎn)間的種脊明顯。外種皮平滑,有光澤,顯淡紅棕色相間的斑紋,質(zhì)堅(jiān)硬而脆。內(nèi)種皮白色薄膜狀,包裹白色油質(zhì)的內(nèi)胚乳;子葉2枚菲薄,位于種子中央。氣微弱,味油膩性。似粒大、飽滿、赤褐色、有光澤的為佳。
【化學(xué)成份】種子含脂肪油40~50%,油餅含蓖麻堿、蓖麻毒蛋白及脂肪酶。種子中分出的蓖麻毒蛋白有三種,即蓖麻毒蛋白-D、酸性蓖麻毒蛋白、堿性蓖麻毒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