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臨床醫(yī)學理論 > 臨床操作指導 > 正文

腰麻的穿刺技術

2015-05-05 16:25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腰麻的穿刺技術:

1.穿刺者取坐位,并使眼的高度與穿刺部位在同一水平。

2.皮膚常規(guī)消毒后,確定穿刺點,并于皮膚、棘上及棘間韌帶作完善的局部浸潤麻醉。

3.正方穿刺法:

(1)將腰穿針經穿刺點與皮膚垂直方向刺入,左手背緊貼于病人背部并固定針的方向,以右手食指沿穿刺針軸心方向將針推進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穿入皮膚、皮下組織、棘上及棘間韌帶,棘上和棘間韌帶的阻力較柔軟但具有韌性;再繼續(xù)將穿刺針推進,則有阻力增加感,表示穿刺針已進入黃韌帶。

(3)再將針推進則有阻力突然消失感,因推進力不同而有兩種結果:

①如推進力較大,進針速度較快,穿刺針在穿透黃韌帶的同時將硬脊膜穿破,而進入蛛網膜下腔。

②如果穿刺針推進緩慢,針可通過黃韌帶但仍位于硬膜外腔,取出針芯后無腦脊液流出,證明穿刺針已穿過硬脊膜進入到蛛網膜下腔。

4.側方穿刺法:老年患者因棘上或棘間韌帶鈣化,正方穿刺很困難,可改為側入法。穿刺針自距中線1.5-2cm處刺入,然后取與皮膚成30-45°角度穿刺,針尖向中線及向頭的方向推進。這樣穿刺針只穿過部分棘間韌帶、黃韌帶及硬脊膜而進入蛛網膜下腔。(圖2)

5.穿刺成功后,固定好針的位置,注藥前、后應回吸,如有腦脊液回流,證明針在蛛網膜下腔無移動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