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線頭影測量準確性分析研究簡述:
X線頭影測量包括軟硬組織兩大部分。通過對牙頜,顱面上各標志描繪出一定的線,角進行測量分析,從而了解顱面骨形態(tài)結構。幾十年來發(fā)展迅速,已成為研究顱面骨形態(tài)結構,生長發(fā)育,錯機制分析,手術和治療計劃的確立的一個重要手段,在臨床上廣泛使用。國內研究重點在橫向研究方面,并建立了國人正常值標準。對可能影響X線頭影測量結果準確性的各種原因的分析未見報告,本文擬對此作初步探討。
誤差來源分析
1.X線頭影測量代表性人群樣本的建立
1.1少數民族成份因素:關于不同人種間顱面形態(tài)差異已有較多報告。同一人種中存在許多不同民族,國外資料顯示白種人不同民族間顱面形態(tài)存在差異。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但少數民族可在某一地區(qū)占人口多數?,F有的X線頭影測量分析人群樣本均取自漢族,并以此建立了中國人的正常值標準。漢族與少數民族間的顱面形態(tài)差異尚需作進一步探討。
1.2環(huán)境因素:環(huán)境因素如年平均溫度,濕度,空氣污染程度,氣候惡劣程度,年降雨量,以及地區(qū)的海拔高度對人體生長發(fā)育有影響,有理由認為那些取材于不同環(huán)境人群樣本的顱面部形態(tài)測量正常值是不準確的。
1.3社會經濟因素:兒童及青少年父母親的社會經濟狀況對其生長發(fā)育有影響。國外資料顯示上中產階級家庭的兒童身高較藍領家庭的兒童高,并有較大的頭顱圓周線。在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十多年后,最新公布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城市和農村兒童身高較過去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城市兒童增長幅度大于農村兒童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氣候差異較大,地區(qū)間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城鄉(xiāng)差別仍然存在。這些因素直接和間接地影響到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分析國內X線頭影測量報告資料,樣本人群絕大多數來自漢族,大都市的學生和兒童,并由此建立的國人正常值標準其代表性和準確性值得質疑。
2.測量工作者的技術因素
X線頭影測量工作應由經過適當訓練的測量者來進行,隨著X線頭影測量在醫(yī)療工作中的廣泛使用,而相對的培訓教學設施不足。因此,有相當數量的測量者是自我訓練的,這可能導致出現低質量的測量結果。一套適當的測量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測量人員對標志點的定位能力是產生測量誤差原因之一。在具體測量工作中,有一些測量標志點是易于確定的如:鼻根點N,蝶鞍點S,前鼻棘點ANS,后鼻棘點PNS.這一類標志點可直接定位。有一些標志點則不易于被直接定位,它們往往位于某一段弧線上,難于找到確切的位置,可采用專人定點以及定點標準化的方法來減少這一誤差,使測量結果更準確。另外,需盡量減少間接測量方法來取得測量值,如下頜骨高度不應由面部高度減去面上部高度而取得。由于面部的不對稱性不能僅僅測量一側而由此推算出另一側這可能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3.被測量者因素
被測量者的配合是取得測量結果的另一重要因素。青少年與成人一般是非常配合的。兒童配合與否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除了測量人員耐心細致以外,測量持續(xù)時間不能過長。
結論
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國醫(yī)務工作者發(fā)表了一系列X線頭影測量報告,使我們對國人顱面形態(tài)學以及顱面部先天性缺陷和外傷致畸有了更深的認識。大部分報告基本沿用傳統(tǒng)的方法在某些方面不夠完善。理想的測量方法應遵循以下標準以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1.人群樣本應達到一定數量,以滿足統(tǒng)計學分析要求,能反映少數民族構成以及社會經濟水平;2.正常值數據的建立其可信度取決于測量人員的測量技術,被測量者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測量技術包括對標志點的定位能力,熟悉所有的測量技術,并能恰當的使用測量儀器;3.被測量者的年齡,顱面部形態(tài)學質量,測量過程中合作與否,均可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4.需使用正確的統(tǒng)計學方法來處理所收集的數據,而不出現偏差。
只有得到準確的測量結果才能正確地分析錯頜機制,制訂合適的治療計劃。盡量減少X線頭影測量過程的誤差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