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痢疾證型方藥:
(一)濕熱痢
1、癥狀:
主癥: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膿血,粘稠如膠凍,腥臭。
兼癥:肛門灼熱,小便短赤。
舌脈:舌苔黃膩,脈滑數。
2、證機概要:濕熱蘊結,熏灼腸道,氣血瘀滯。
3、治法:清熱導滯,調氣行血。
4、主方:芍藥湯加減。
(二)疫毒痢
1、癥狀:
主癥:起病急驟,大便頻頻,痢下鮮紫膿血,腹痛劇烈,后重感特著。
兼癥:壯熱口渴,頭痛煩躁,惡心嘔吐,甚者神昏驚厥。
舌脈:舌質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或微欲絕。
2、證機概要:疫邪熱毒,壅盛腸道,燔灼氣血。
3、治法:清熱解毒,涼血除積。
4、主方:白頭翁湯合芍藥湯加減。
(三)寒濕痢
1、癥狀:
主癥: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凍,白多赤少,或為純白凍,里急后重。
兼癥:口淡乏味,脘脹腹?jié)M,頭身困重。
舌脈:舌質或淡,舌苔白膩,脈濡緩。
2、證機概要:寒濕客腸,氣血凝滯,傳導失司。
3、治法:溫中燥濕,調氣和血。
4、主方:不換金正氣散加減。
藿香——芳香化濕;蒼術、半夏、厚樸——運脾燥濕;炮姜、桂枝——溫中散寒;陳皮、大棗、甘草——行氣散滿,健脾和中;木香、枳實——理氣導滯;
(四)陰虛痢
1、癥狀:
主癥: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膿血粘稠,或下鮮血,臍下灼痛,虛坐努責。
兼癥:食少,心煩口干,至夜轉劇。
舌脈:舌紅絳少津,苔膩或花剝,脈細數。
2、證機概要:陰津血熱,脈絡受損,大腸失職。
3、治法:堅陰泄熱,扶正止痢。
4、主方:黃連阿膠湯合駐車丸加減。
(五)虛寒痢
1、癥狀:
主癥:腹部隱痛,纏綿不已,喜按喜溫,痢下赤白清稀,無腥臭,或為白凍,甚則滑脫不禁。
兼癥:肛門墜脹,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溫,食少神疲,腰膝酸軟醫(yī)學|教育網整理。
舌脈: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而弱。
2、證機概要:脾腎陽虛,寒濕內生,阻滯腸腑。
3、治法:溫補脾腎,收澀固脫。
4、主方:桃花湯合真人養(yǎng)臟湯。
(六)休息痢
1.癥狀:
主癥:下痢時發(fā)時止,遷延不愈,常因飲食不當、受涼、勞累而發(fā),發(fā)時大便次數增多,夾有赤白粘凍。
兼癥:腹脹食少,倦怠嗜臥。
舌脈:舌質淡苔膩,脈濡軟或虛數。
2、證機概要:病久正傷,邪戀腸腑,傳導不利。
3、治法:溫中清腸,調氣化滯。
4、主方:連理湯加減。
人參、白術、干姜、茯苓、甘草——溫中健脾;黃連——清除腸中濕熱余邪;枳實、木香、檳榔——行氣化滯。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