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6日 16:00-18:00
詳情1月9日 16:00-18:00
詳情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又稱顏面播散型粟粒性結核。目前認為本病并非皮膚結核,是與玫瑰痤瘡相似的一種特殊的皮膚肉芽腫樣反應,而不是真正的結核。典型皮疹為暗紅色小結節(jié),高出皮面,常對稱分布,吸收后遺留小陷凹狀萎縮瘢痕。在中醫(yī)學文獻中尚未查到類似本病的記載。
病因病機
中醫(yī)認為,本病多因體弱氣虛,虛火妄動,耗傷津血,痰濕郁結,結聚肌膚而發(fā)。
現(xiàn)代醫(yī)學過去認為本病為一種經血行播散的皮膚結核,是尋常狼瘡的一種變型或結核疹,但無確切的結核證據,組織學雖有結核樣改變,但結核菌素試驗常常陰性。有自愈傾向,常不伴有其他結核,病損中亦找不到結核桿菌,抗結核治療無效,故近年來認為本病與結核無關。
主要癥狀
1.發(fā)病人群:好發(fā)于成年人。
2.好發(fā)部位:對稱性發(fā)生于顏面,特別是眼瞼、頰部及鼻翼兩側,偶發(fā)于頸、肩及四肢。
3.皮損特點:粟粒至綠豆大小,略高于皮面之半球型結節(jié),質柔軟,淡紅或淡褐色,日久呈紅褐或紫紅色,結節(jié)表面光滑呈半透明狀,質軟,用玻片壓之可呈蘋果醬色。少數結節(jié)可破潰,上覆痂皮。
4.癥狀:無自覺癥狀。
5.病程及預后:慢性,有自限性。結節(jié)經數月或數年逐漸消失,留有萎縮性凹陷性瘢痕。
診斷要點
部位(對稱分布于眼周、眉部、口周)+典型皮疹(孤立不融合粟粒大小紅色至紫紅色丘疹)+癥狀(無自覺癥)+預后(病程緩慢,愈后留有色素性萎縮性瘢痕)。
類證鑒別
1.尋常性痤瘡:好發(fā)于顏面、胸背等處,皮疹呈圓錐形,與毛囊一致,頂端可有膿頭,周圍浸潤明顯,伴有粉刺。
2.酒渣鼻:鼻尖及頰部潮紅,充血明顯,伴有毛細血管擴張,毛囊口擴大,晚期有鼻贅。
中醫(yī)治療
1.辨證施治
以氣血不足、痰結濕阻多見。
主癥:皮損為紅至暗紅色丘疹,愈后可遺留小瘢痕,身倦乏力、納差、渴不欲飲,有時煩躁易怒;舌質淡或舌邊光紅,脈沉細或沉弦。
治法:益氣養(yǎng)血,軟堅化痰。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
組成:生黃芪15克,黨參15克,當歸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雞血藤15克,紅花10克,夏枯草15克,土貝母10克,連翹10克,陳皮6克,甘草10克。
方解:生黃芪、黨參、茯苓、白術、甘草益氣健脾;當歸、紅花、雞血藤養(yǎng)血活血;夏枯草、連翹、土貝母清熱軟堅散結;陳皮理氣化痰。如有骨蒸潮熱、手足心熱、盜汗等癥,可加龜板、鱉甲、地骨皮、五味子養(yǎng)陰清虛熱。
2.中成藥
內消連翹丸30~50丸,日2次;夏枯草膏9克,日2次。
八珍丸6克每日2次;人參養(yǎng)榮丸1丸,每日2次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3.外治法
未潰者可用紫色消腫膏。潰破者可用紫色疽瘡膏或五倍子膏。
西醫(yī)治療
抗結核藥常無效,皮質類固醇制劑可使癥狀暫時減輕。亦可選用氯喹、氨苯砜及維A酸類藥物治療。本病能自然痊愈。
筆者認為,本病中醫(yī)辨證治療應以化瘀散結為核心,并在此基礎上酌加清熱解毒、清熱養(yǎng)陰或益氣養(yǎng)血之品。本病病程較長,但一般預后良好,個別有自愈傾向,故應臨診時要增強診治信心。但皮損愈合后常遺留萎縮性瘢痕,影響顏面美觀,需提前向患者交代病情,并囑其不要用力擠壓皮疹,防止感染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