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質臟器損傷和空腔臟器損傷的臨床表現和處理”很多考生還不太清楚,醫(yī)學教育網整理具體內容如下:
實質臟器損傷的臨床表現和處理是什么?
實質臟器損傷1.脾破裂 是腹部內臟中最易損傷的器官,在各種腹部損傷中占40%~50%.有中央型破裂、被膜下破裂和真性破裂3種。前兩種因被膜完整,出血量受到限制,臨床上并無明顯內出血征向。臨床所見的85%為真性破裂。如_出血量大,患者可迅速出現休克以致死亡。處理:(1)無休克或容易糾正的一過性休克,影像學檢查(B超、CT)證實脾裂傷比較局限、表淺,無其他臟器合并傷害者,可以在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血細胞比容及影像學變化的條件下行非手術治療。
(2)觀察中如發(fā)現繼續(xù)出血或其他臟器損傷,應當立即中轉手術。
(3)術中探查脾裂傷較輕(未損傷脾門)可保留脾臟者,可保留脾臟或行部分脾切除術。
(4)脾中心破裂、脾門撕裂、高齡或多發(fā)傷情況嚴重者需迅速行全脾切除術。為防止小兒脾切除術后發(fā)生OPSI,主張可將1/3脾組織切成薄片或小塊埋入大網膜內行自體移植。
(5)病理性脾破裂或脾臟被膜下血腫,為防止延遲性脾破裂應切除脾。
2.肝破裂在各種腹部損傷中占16%~20%.肝破裂后可能有膽汁溢入腹腔,故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較為明顯。肝破裂后血液有時可能通過膽管進入十二指腸而出現黑便或嘔血。肝被膜下破裂也有轉為真性破裂的可能,中央型肝破裂則更易發(fā)展為繼發(fā)性肝膿腫。處理:(1)為了控制出血,盡快查明傷情,用手指或橡皮管阻斷肝十二指腸韌帶控制出血。常溫下每次阻斷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肝硬化等病理情況時,阻斷時間不超過15分鐘。
(2)肝單純縫合:探明肝破裂傷情后,對損傷較輕的肝裂口進行清創(chuàng),對出血點和斷裂膽管逐一結扎,最后將裂口縫合,也可將大網膜、明膠海綿或氧化纖維填入裂口。
(3)肝切除術:對于大塊肝組織破裂,特別是粉碎性肝破裂,或肝組織挫傷嚴重的患者應實行肝切除術。原則為將損傷和失活的肝組織切除,盡量多地保留健康肝組織。
(4)紗布塊填塞法:對于裂口較深或肝組織已有大塊缺損而止血不滿意,又無條件行大手術的患者,有一定應用價值。
3.胰腺損傷在各種腹部損傷中占1%~2%,但因其位置深而隱蔽,故容易漏診,死亡率高達20%左右。
(1)胰腺閉合性損傷常系上腹部強力擠壓所致。
(2)胰腺破損或斷裂后,胰液可積聚于網膜囊內而表現為上腹部明顯壓痛和肌緊張;還可因膈肌受刺激而出現肩部疼痛;外滲的胰液經網膜孔或破裂的小網膜進入腹腔后,可很快引起彌漫性腹膜炎。如滲液局限在網膜內未及時處理,日久可形成胰腺假性囊腫。
(3)胰腺損傷所出現的內出血量一般不大,體征方面也無特異性,故術前診斷常需借測定診斷性腹腔穿刺的淀粉酶含量來確定,尿淀粉酶也可升高。
處理:
(1)被膜完整的胰腺挫傷,局部引流。
(2)胰體部分破裂而主胰管未斷者,可用絲線行褥式縫合修補。
(3)胰頸、體、尾部的嚴重挫傷或橫斷傷,應作近端縫合,遠側切除。
(4)胰頭部損傷或斷裂可結扎頭端主胰管、封閉頭端腺體斷端處,并行遠端與空腸Roux-en-Y吻合術。嚴重者可考慮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空腔臟器損傷的臨床表現和處理是什么?
空腔臟器損傷
1.小腸破裂 發(fā)生機會較高,早期即可產生明顯的腹膜炎,少數患者有氣腹。
處理:小腸破裂一旦診斷,應當立即手術治療,一般以簡單修補為主。一般采用間斷橫向縫合以防止修補后腸腔發(fā)生狹窄。出現以下情況應行小腸部分切除術。
(1)裂口較大或裂口邊緣部腸壁組織挫傷嚴重者。
(2)小段腸管有多處破裂者。
(3)腸管大部分或完全斷裂。
(4)腸管嚴重挫傷、血運障礙者。
(5)腸壁內或系膜緣內有大血腫者。
(6)腸系膜損傷影響腸壁血液循環(huán)者。
2.結腸破裂 發(fā)生率較小腸為低,因結腸內容物液體成分少而細菌含量多,故腹膜炎出現得較晚,但較嚴重。一部分結膜位于腹膜后,受傷后容易漏診,常常導致嚴重的腹膜后感染。
處理:
(1)少數裂口小,腹腔污染輕、全身情況良好的患者可以考慮一期修補或一期切除吻合術。
(2)大部分患者先采用腸造口術或腸外置術處理,待3~4周后患者情況好轉時再行還納瘺口,恢復腸管的連續(xù)性。
3.直腸損傷 損傷在腹膜反折之上,與結腸損傷一樣腹膜炎出現得較晚,但較嚴重;如損傷在腹膜反折之下,則將引起較嚴重的直腸周圍感染,并不表現為腹膜炎。直腸指檢可發(fā)現直腸內有出血,有時還可摸到直腸破裂口。
處理:
(1)直腸上段破裂,應剖腹進行修補,如果損傷較重,可以將破損處切除后端端吻合,同時行乙狀結腸雙腔造口處,2~3個月后閉合造口。
(2)直腸下段破裂時,應當充分引流直腸周圍間隙,以防止感染擴散,并且應行乙狀結腸造口術,使糞便改道直至傷口愈合。
以上“實質臟器損傷和空腔臟器損傷的臨床表現和處理”由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