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下鼻膽導管引流術后觀察及護理”相信是準備參加醫(yī)學三基考試的朋友比較關注的事情,為此,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內容如下:
內鏡下鼻膽導管引流術后觀察及護理
1、術后引流管護理,病人行ENBD后返回病房,接好負壓引流袋,體外做到雙固定,即鼻翼側、頰部及床旁固定,囑病人禁食并臥床休息,減少活動,以防止導管脫出,并告知術后可能因咽喉部局部影響吞咽及內鏡置管后有短期的胃腸不適,可逐漸緩解,同時反復告誡病人在活動及睡覺時,保護好導管,勿牽拉鼻膽管,并留意鼻膽管在體外的長度,防止脫出,如懷疑有少許脫出,不宜強行往里輸送導管,應固定好導管,觀察膽汁引流情況,如無膽汁流出,應及時報告醫(yī)生進行處理。總之,要讓病人自覺保護好導管,主動配合,協(xié)助治療和護理。
2、觀察引流液,確定導管位置由于胰、膽管均開口于十二指腸乳頭,因此,導管有可能插入膽管或胰管。這就要求護理職員觀察是膽液或是胰液來確定,也可通過造影及B超來確定。臨床觀察引流液的變化十分重要,如引流量少(50~200ml/d),且光彩由淡黃色變?yōu)闊o色,則考慮導管可能置入胰管內,應及時向醫(yī)師報告。通過臨床觀察引流液的變化,有利于醫(yī)生把握病情的變化及調整治療方案。
3、膽汁顏色及引流量的變化和病情的關系,觀察膽汁引流變化的特征,(1)膽汁顏色:長期膽道阻塞病人膽汁為深黃色或醬油色,置管引流通暢2~4天后顏色逐漸變成淡黃色,同時腹脹、黃疸逐漸減輕?;撔阅懝苎祝懼锌捎写罅奎S白色膿性絮狀物及泥沙漂浮,易堵塞導管,待解除阻塞引流通暢后,腹痛、發(fā)熱等癥狀明顯緩解。(2)膽汁量:阻塞病人置管后,膽汁引流量可達400~1100ml/d,均勻500ml/d,隨阻塞緩解,肝功能逐漸改善。某些ENBD后引流量未幾,約100ml/d,但癥狀明顯好轉,這是由于膽管下端阻塞解除及炎性水腫消除后,括約肌功能得到恢復,部分膽汁可經(jīng)支撐的導管周邊排入十二指腸。
4、預防膽管炎及急性胰腺炎 ENBD是解除膽道阻塞的重要措施,但處理不當反而易誘發(fā)或加重感染。術后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及抑酶治療。術后查血淀粉酶,如血淀粉酶值異常增高,并伴有上腹劇烈疼痛,應疑有急性胰腺炎可能。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內鏡下鼻膽導管引流術后觀察及護理”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醫(yī)學三基考試知識及內容,請點擊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