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久病臥床的社會表現(xiàn)”相信是準備參加醫(yī)學三基考試的朋友比較關注的事情,為此,正保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內容如下:
長期臥床不僅給老年人造成身心障礙和生活質量下降,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臥床老人的家庭成員常常需要投入大量的體力、精神和經濟上的幫助,從而影響家人的正常生活。臥床老人因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需專人照顧者占90%以上,從而導致57.1%的家人不能外出,33.4%不能安睡,25.6%不能上班工作,1.5%不能結婚。臥床老人對醫(yī)療保健需要增加、醫(yī)療費用高、住院率高。在久病臥床老人中,在醫(yī)院者占31%,其余的69%中,有2/3在家,1/3在養(yǎng)老單位。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傳統(tǒng)的大家庭逐漸減少,小家庭日益增多,老年人對下一代經濟上的依賴性逐漸減少。小家庭增多與人口老化將導致無人照顧的老人與鰥寡孤獨老人數(shù)增加,因而臥床老人的照顧將逐漸轉為以社會服務為主,如何利用有限的社會資源和醫(yī)療服務費用,研究采取各種社會措施,改善社會環(huán)境,以保證臥床老人的醫(yī)療保健和生活條件,是我們所面臨的挑戰(zhàn)。
有關久病臥床的診斷標準,20世紀70年代日本提出,老年人因病殘經過治療(包括康復)沒有再起床希望并臥床6個月以上稱為久病臥床。但是,由于老化的個體差異大及臥床的病因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即使臥床1月,也可根據疾病的種類和程度,確定為久病臥床。由于人口老化和病譜的變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逐步受到重視。90年代日本再次提出,老年人因長期患病和傷殘所致的日常生活能力減退,部分或全部需要幫助的臨床現(xiàn)象,稱為久病臥床。并根據殘疾老人日常生活自理程度分級如下:①生活自理:雖有殘疾,但日常生活一般能自理,并能自行外出。②臥床前期:室內生活一般能自理,但無人扶持則不能外出。③臥床期A級:室內生活需人扶持,床上生活為主。④臥床期B級:全天床上生活。
以上是正保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老年久病臥床的社會表現(xiàn)”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醫(yī)學三基考試知識及內容,請點擊正保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