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答疑周刊》2018年第47期
問題索引:
一、【問題】怎樣理解流產?
二、【問題】流產的診斷要點有哪些?
三、【問題】流產的處理要點有哪些?
四、【問題】流產的健康指導有哪些?
具體解答:
1.先兆流產 有流產先兆癥狀者稱先兆流產。
(1)臨床表現:有停經史及早孕反應,少量陰道流血和(或)下腹痛。子宮增大與停經月份相符,子宮軟,宮口未開,妊娠產物尚未排出。經休息及治療后,如流血停止或腹痛消失,妊娠有希望繼續(xù);若流血增多或腹痛加劇,則可能發(fā)展為難免流產。
(2)輔助檢査:尿妊娠試驗陽性;B超檢查宮內可見胎囊。
2.難免流產 流產不可避免者稱難免流產。一般由先兆流產發(fā)展而來。
(1)臨床表現:陰道流血增多,下腹陣發(fā)性疼痛加劇。宮口已擴張或宮頸口見組織物,或胎膜已破有羊水流出,子宮大小與停經月份相符或略小。
(2)輔助檢查:尿妊娠試驗陰性或血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滴度下降或轉為陰性。
3.不全流產 妊娠產物已部分排出體外,尚有部分殘留于宮腔內,均由難免流產發(fā)展而來。
(1)臨床表現:陰道流血較多,持續(xù)不止,甚至因流血過多而發(fā)生休克;腹痛較重。子宮可小于停經月份,宮口已擴張,不斷有血液自宮頸口內流出,陰道內可見胚胎組織或部分胎盤組織堵塞子宮口。
(2)輔助檢査:B超檢查宮內不見胎囊,宮內或宮頸口可見不規(guī)則光團。
4.習慣性流產 自然流產連續(xù)發(fā)生3次或3次以上者稱為習慣性流產。每次流產多發(fā)生于同一妊娠月份,其臨床經過與一般流產相同。
5.稽留流產 指胚胎或胎兒已死亡滯留宮腔內尚未排出者。胚胎或胎兒死亡后,子宮不再增大反而縮小,早孕反應消失。若已到中期妊娠,孕婦腹部不見增大,胎動消失。婦科檢查宮口未開,子宮較停經周數小,質地不軟,未聞及胎心。
三、【問題】流產的處理要點有哪些?
1.先兆流產
(1)臥床休息:既往有自然流產史者,可住院檢查和治療。
(2)黃體酮10~20mg肌內注射,每日1次;維生素E 20mg,每日3次。
(3)中藥保胎治療。
(4)心理治療很重要,使其情緒安定,增強信心。
(5)治療期間應復查尿妊娠試驗或血HCG,必要時行B超檢查,以了解胎兒發(fā)育情況。
(6)經治療兩周,癥狀不見緩解或反而加重者,提示胚胎發(fā)育異常,應停止治療,讓其流產。
2.難免流產 應由有經驗的婦科醫(yī)師處理。處理原則為一旦確診,應盡早使胚胎及胎盤 組織完全排出,以利于子宮收縮和止血。對早期流產者應及時刮宮,對刮出物進行認真檢査,并送病理檢查。對晚期流產者可用催產素靜脈滴注,促進宮縮,必要時行刮宮術。
3.不全流產 處理原則:出血多而休克者,應同時輸血、輸液;出血時間較長者,應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一經確診,立即行吸宮術或鉗刮術,清除宮腔內殘留組織,使子宮收縮和止血。必要時應轉診,由有經驗的婦科醫(yī)師處理。
4.習慣性流產 處理原則:①積極尋找病因,若能糾正者,應于孕前給予適當的治療。②對原因不明的習慣性流產婦女,當有懷孕征兆時,可按黃體功能不足給予黃體酮治療,10~20mg肌內注射,當確診妊娠后,繼續(xù)給藥至妊娠10周或超過以往發(fā)生流產的月份;臥床休息,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孕期定期測定血HCG,監(jiān)護胚胎發(fā)育。③對有染色體異常者再次妊娠時,必須作產前診斷,胎兒異常者應終止妊娠。④對宮頸內口松弛者,可于妊娠14~16周行宮頸環(huán)扎術。
5.稽留流產 處理前先檢查血常規(guī)和凝血功能。若凝血功能正常,可先口服雌激素提高子宮敏感性。子宮小于12周者,可行刮宮術。子宮大于12周者,應用縮宮素、前列腺素或依沙吖啶引產。如凝血功能障礙,盡早使用肝素、纖維蛋白原及輸新鮮血等,待凝血功能好轉后再引產或刮宮。必要時應轉診,由有經驗的婦科醫(yī)師處理。
四、【問題】流產的健康指導有哪些?
1.預防先兆流產 孕早期避免性生活,避免重體力勞動和過度勞累。
2.預防習慣性流產
(1)對有習慣性流產史者,應于末次流產后,對流產原因進行詳細檢查,包括雙方血染色體核型檢查;有關血型不合的檢查;測定孕激素以了解黃體功能;做婦科檢查以了解有無生殖器腫瘤或畸形;做全身檢查以了解有無影響妊娠的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等。
(2)積極治療和控制與流產有關的疾病。
(3)盡早確定妊娠,及早開始保胎,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和病毒感染。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