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知識 > 中醫(yī)古籍 > 正文

痧脹玉衡

2010-07-27 09:51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郭氏鑒于當時痧脹流行,采取前人有關經驗。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撰寫《痧脹玉衡》一書共3卷,約7.9萬字。上卷,載痧癥發(fā)蒙論,玉衡要語列治痧三法,放痧有十、刮痧法、用針說、用藥大法等專論治痧方法,玉衡脈法列唇舌辨、痧脈十二經辨、痧脈要訣、痧脈有似陰證辨、痧脈似氣血有條辨、痧脈訣生死法等專論舌、脈診法。中卷,敘述臨床各種痧證的癥狀,并附以治療驗案,列遍身腫脹痧、傷風咳嗽痧,胎前產后痧、例經痧、眼目痧、瘟痧等45種。下卷,載述治痧方藥,共載湯、丸、丹、散劑56方,另載便用方7首、絕痧方和治痧藥物70余種。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郭氏從臨床實踐中認識到“痧之變幻,更有隱伏于別病中者”,乃撰成后卷。后卷,載述了痧脹看法,痧脹兼證及變證,列麻疹兼痧脹、痧脹兼麻疹、痧類陰證、呃逆痧、盤腸痧、口舌兼痧、筋骨疼痛痧等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37種。作者認為痧證之病因為天地間的戾氣,為熱毒之邪,可鄰里相傳。鄉(xiāng)村城市之中,俱有此證,或為悶痧、或為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痧痛,類型繁多;傷寒、瘧疾、胎前、產后均可與痧兼發(fā)。痧毒自口鼻而入,或病于肌膚,或發(fā)于血肉,或發(fā)于胃腸經或肝脾腎三陰,均詳述了各種痧證的臨床癥狀和具體治療方法。該書羅列冗繁,使人有無證不痧之感,此為書中不足之處,但仍可稱之謂一部系統的痧證專著。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