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辨證論治 > 中醫(yī)診斷 > 正文

相兼脈與真臟脈

2009-09-03 18:19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預約>> 有問必答>> 報考測評>>

  凡二種或二種以上的單因素脈相兼出現(xiàn),復合構成的脈象即稱為“相兼脈”。

  因為位、數(shù)、形、勢都從某一個方面論脈,而診脈時必須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考察,論脈位不可能不涉及脈數(shù)、脈勢、脈形,其余亦然。如數(shù)脈必須考察脈勢有力和無力,脈位浮沉,脈形洪細,就會有數(shù)而有力,數(shù)而無力,浮數(shù),沉數(shù),洪數(shù),細數(shù)等多種脈象,其結果單因素脈象幾乎沒有。由此可見,相兼脈包括28脈中的復合脈,以及28脈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脈象相兼同時出現(xiàn)。

  脈象的相兼只要不是性質完全相反的脈,一般均可出現(xiàn)。相兼脈的主病,往往就是各種單因素脈象主病的綜合。

  例如:

  浮緊脈:多見于外感寒邪之表寒證,或風寒痹病疼痛。

  浮緩脈:多見于風邪傷衛(wèi),營衛(wèi)不和的太陽中風證。

  浮數(shù)脈:多見于風熱襲表的表熱證。

  浮滑脈:多見于表證夾痰,常見于素體多痰濕而又感受外邪者。

  沉遲脈:多見于里寒證。

  沉弦脈:多見于肝郁氣滯,或水飲內停。

  沉澀脈:多見于血瘀,尤常見于陽虛而寒凝血瘀者。

  沉緩脈:多見于脾虛,水濕停留。

  沉細數(shù)脈:多見于陰虛內熱或血虛。

  弦緊脈:多見于寒證、痛癥,常見于寒滯肝脈,或肝郁氣滯等所致疼痛等。

  弦數(shù)脈:多見于肝郁化火或肝膽濕熱、肝陽上亢。

  弦滑數(shù)脈:多見于肝火夾痰,肝膽濕熱或肝陽上擾,痰火內蘊等病證。

  弦細脈:多見于肝腎陰虛或血虛肝郁,或肝郁脾虛等證。

  滑數(shù)脈:多見于痰熱[火]、濕熱或食積內熱。

  洪數(shù)脈:多見于陽明經證、氣分熱盛,多見于外感熱病。

  真臟脈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現(xiàn)的無胃、無神、無根的脈象。是病邪深重,元氣衰竭,胃氣已敗的征象,故又稱“敗脈”、“絕脈”、“死脈”、“怪脈”。

  根據真臟脈的主要形態(tài)特征,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1.無胃之脈

  無胃的脈象以無沖和之意,應指堅搏為主要特征。古人體會有:脈來弦急,如循刀刃的偃刀脈;短小堅搏,如循薏苡子的轉豆脈;急促堅硬,如彈石的彈石脈等。臨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氣不能相從,心、肝、腎等臟氣獨現(xiàn),是病情重危的征兆之一。

  2.無神之脈

  無神之脈象以脈律無序,脈形散亂為主要特征。前人體會有:脈在筋肉間連連數(shù)急,三五不調,止而復作,如雀啄食的雀啄脈;脈如屋漏殘滴,良久一滴的屋漏脈;脈來乍疏乍密,如解亂繩狀的解索脈等。主要由脾(胃)、腎陽氣衰敗所致,提示神氣渙散,生命即將告終。

  3.無根之脈

  無根脈象以虛大無根或微弱不應指為主要特征。前人體會有:脈象浮數(shù)之極,至數(shù)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無根的釜沸脈;脈在皮膚,頭定而尾搖,似有似無,如魚在水中游動的魚翔脈;脈在皮膚,如蝦游水,時而躍然而去,須臾又來,伴有急促躁動之象的蝦游脈等。均為三陰寒極,亡陽于外,虛陽浮越的征象。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通過不斷研究和臨床實踐,對真臟脈亦有新的認識,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心臟器質性病變所造成的,但不一定是無藥可救的死證,應仔細觀察,盡力救治。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