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鰷魚的主治|性味|功能

2014-05-22 17:37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鰷魚的主治|性味|功能: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綱目》:鰷魚生江湖中,小龜也,長僅數(shù)寸。形狹而扁,狀如柳葉。鱗細而整,潔白可愛,性好群游。

【別名】鮂、黑鰦、白鰷、餐魚、參魚、肉條魚、白漂子、鯵子、青鱗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鰷魚的肉。

【原形態(tài)】鰷魚,體細長側扁,背部輪廓幾乎成一直線,腹部略彎凸。自胸鰭基部至肛門,腹棱完全。頭呈三角形略尖??诙宋?,斜裂。眼位于頭的前部。下咽齒3行,圓錐形,末端尖成鉤狀。鱗耙15-20.側線鱗45-57,側線完全,在胸鰭上方向下急劇彎折,成一角度,沿腹側行至臀鰭其部處復又向上彎折,然后沿著尾柄中線直達尾鰭基部。背鰭3,7,具有光滑的硬刺,其長約為頭長的2/3,起點在腹鰭起點的后上方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胸鰭不達腹鰭,腹鰭不達肛門。臀鰭3,11-14.尾鰭深叉。全身銀白色,體背淡青灰色,尾鰭邊緣灰黑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中上層魚類。棲于河流、湖泊沿岸水體上層,是極常見的小型魚類。雜食性。從春至秋常集群于沿岸淺水區(qū)游動覓食。

資源分布:除我國西部高原外,其作地區(qū)的諸河流、湖泊等天然水體中均有分布。

【性狀】四季均可捕撈,捕得后,除去鱗片及內(nèi)臟,洗凈,鮮用。

【性味】味甘;性溫

【歸經(jīng)】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溫中止瀉。主治胃脘冷痛;腸寒泄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100-200g.

【各家論述】《綱目》:暖胃,止冷瀉。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