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竊衣的用法|主治|用量

2014-05-09 15:03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竊衣的用法|主治|用量:

【別名】華南鶴虱、水防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竊衣和小竊衣的果實或全草。

采收和儲藏:夏末秋初采收,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70cm.全株有貼生短硬千周。莖單生,有分枝,有細直紋和刺毛。葉卵形,一至二回羽狀分裂,小葉片披針狀卵形,羽狀深裂,末回裂片披針形至長圓形,長mm,寬2-5mm,邊緣有條裂狀粗齒至缺刻或分裂。復傘形花序頂生和腋生,花序梗長2-8cm;總苞片通常無,很少1,鉆形或線形;傘輻2-4,長1-5cm,粗壯,有縱棱及向上緊貼的硬毛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小總苞片5-8,鉆形或線形;小傘形花序有花4-12;萼齒細小,三角狀披針形,花瓣白色,倒圓卵形,先端內折;花柱基圓錐狀,花柱向外反曲。果實長圓形,長4-7mm,寬2-3mm,有內彎或呈鉤狀的皮刺,粗糙,每棱槽下方有油管1.花、果期4-10月。

本種與竊衣的植物形態(tài)基本相似,區(qū)別點在于:總苞片3-6,傘輻4-12,果實圓卵形,長1.5-4mm,寬1.5-2.5mm.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下、河邊、芒地及草叢中。

生于海拔150-3060m的雜木林下、林緣、路旁、溝邊及溪邊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分布幾遍全國。

【性狀】

性狀鑒別:小竊衣為長圓形的雙懸果,多裂為分果,分果長3-4mm,寬1.5-2mm.表面棕綠色或棕黃色,頂端有微突的殘留花柱,基部圓形,常殘留有小果柄。背面隆起,密生鉤刺,刺的長短與排列均不整齊,狀似刺猬。接合面凹陷成槽狀,中央有1條脈紋。體輕。搓碎時有特異香氣。味微辛、苦。

顯微鑒別:小竊衣分果中部橫切面:背面有多數長短不等鉤刺和厚壁性枕狀毛,毛的主體為一個具疣狀突起的窄長細胞,其基部有多數表皮細胞組成的枕狀墊。外果皮及鉤刺外的角質層有齒狀突起,背面有4個油管,兩油管間均有一小型維管束。接合面凹陷,有大型油管2個;內果皮為1列狹長的薄壁細胞。種皮為1列薄壁細胞,內含紅棕色物質。外胚乳由多角形薄壁細胞組成,壁較厚,內含脂肪油及糊粉粒。

【性味】味苦;辛;性平

【歸經】歸脾;大腸經

【功能主治】殺蟲止瀉;收濕止癢。主治蟲積腹痛;泄??;瘡瘍潰爛;陰癢帶下;風濕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汁涂;或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