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fèi)試聽(tīng)
- 免費(fèi)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熱點(diǎn)推薦
——●●●聚焦熱點(diǎn)●●●—— | ||
---|---|---|
技能繳費(fèi)>> | 搞分秘籍>> | 大綱教材>> |
蜀葵子的功能主治|用法|性味:
【出處】《本草拾遺》
【來(lái)源】為錦葵科植物蜀葵的種子。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蜀葵花”條。
【化學(xué)成份】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飽和游離酸很多,以油酸計(jì),達(dá)34.88%.
【性味】甘,寒。
①《本草拾遺》:“冷,無(wú)毒。”
②《綱目》:“甘,冷,無(wú)毒。”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滑腸。治水腫,淋病,便秘,瘡疥。
①《本草拾遺》:“治一切瘡疥并瘢疵土(土,《綱目》引《日華子本草》作‘赤’)靨。”
②《日華于本草》:“治淋澀,通小腸,催生落胎,療水腫。”
③《本草正》:“潤(rùn)大腸,通乳汁。”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1~3錢;或入散劑。外用:研末調(diào)敷。
【注意】脾胃虛寒及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小兒大便不通:搗白花胡葵子末,煮汁服。(《千金方》)
②催生:蜀葵子二錢,滑石三錢。為末,水服五錢。(《仁齋直指方》)
③治水腫、大小便不暢、尿路結(jié)石:蜀葵子研粉,每服二錢,開(kāi)水送下,每日二次。(《陜西中草藥》)
【各家論述】《本草述》:“(蜀葵子)其性味類利于氣血燥而泣者,未可施于虛羸中寒之體也,臨病其審處之。”
天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