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1020-1101年),字子容,宋代泉州同安(今福建同安縣)人,后移居江蘇丹陽。慶歷二年(1042年)中進士,任江寧知縣,又先后任穎州、黎州、杭州、濠州、揚州等知州。其間體察民情,興修水利,賑濟災民,關心民瘼,受到朝廷的嘉許而調(diào)朝中任職。先后任太常博士,校正醫(yī)書官,知制誥、刑部尚書、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嘉祐二年(1057年)蘇頌任校正醫(yī)書官,參與編撰《嘉祐本草》工作時,發(fā)現(xiàn)其中藥圖多有訛錯,且唐代《新修本草》中的藥圖,《天寶單方藥圖》等醫(yī)藥書和藥圖,早已散失,于是他就向朝廷建議,別撰圖經(jīng),“使后人用藥知所依據(jù)”。宋仁宗采納他的建議,并令其主持編撰《本草圖經(jīng)》。蘇頌發(fā)動廣大醫(yī)師和藥家呈送藥物標本和藥圖,帶領下屬一起核對,重加撰述,做到匡誤正謬,考證鮮明。歷時4年,完成了我國第一部有圖的本草書21卷,為糾正藥物混亂與錯訛做出了貢獻。
《本草圖經(jīng)》內(nèi)容廣博,收藥圖933幅,圖文相合,利于辨認,全面繼承了宋以前的醫(yī)藥成就,引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著作200多種,載常用單方1000余首,為辨認和應用藥物提供了有益的資料。如“貝母”一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始載貝母可做藥用,但未記其形態(tài)。《唐本草》始記其形態(tài)為“葉似大蒜”,但語焉不詳。而《本草圖經(jīng)》記載:貝母“根有瓣于黃白色”,“二月生苗莖細青色,葉亦青似蕎麥葉,隨苗出,七月開花碧綠色。”描述得具體而易于辨認。在“甘草”條中,不僅描述其形態(tài)特征,還記載了《傷寒雜病論》中有關甘草的配方與治療病癥;在“蒲公英”條中,引述了《千金要方》治療惡刺與狐尿刺的配方;在“知母”條引述了《救急肘后方》治溪毒的配方。
蘇頌精通經(jīng)史百家之說,又精歷法星算,著有《蘇魏公文集》、《新儀象法要》、《魏公題跋》、《蘇侍郎集》和《魏公談訓》。知識廣博精深,因而所撰《本草圖經(jīng)》就不單純是藥物方面的內(nèi)容,而且兼容了動物學、植物學、物候?qū)W、礦物學、冶金學以及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的內(nèi)容,還涉及到哲學、經(jīng)學、史學、文字學、訓詁學、民俗學以及宗教等社會科學的內(nèi)容,對后世醫(yī)藥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評價《本草圖經(jīng)》說:“蘇頌是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他在1061年撰寫的《本草圖經(jīng)》是藥物史上的杰作。”確實,《本草圖經(jīng)》的成書,是世界藥物史上的壯舉,領先于歐洲4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