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休克時溶酶體的破裂:
溶酶體含有多種水解酶,如組織蛋白酶、多肽酶、磷酸酶等,但在未釋放之前都處于無活性狀態(tài)。一旦釋放出來后,它們即轉為活性狀態(tài)而可溶解和消化細胞內、外的各種大分子物質,尤其是蛋白類物質。已證明,休克早期,肝、脾、腸等細胞即出現(xiàn)溶酶體腫大,顆粒喪失和酶釋放增加;內毒素休克動物血液和淋巴中水解酶濃度增高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且與休克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給動物注射溶酶體或溶酶體酶,可產生類似休克的各種病理生理改變。
休克時導致溶酶體破裂的主要原因是:①組織的缺血、缺氧、酸中毒以及內毒素對溶酶體膜的直接破壞;②氧自由基對溶酶體膜磷脂的過氧化作用;③血漿補體被激活產生C5a,后者可剌激中性粒細胞釋放溶酶體酶。釋放的溶酶體酶又可通過多種途徑參與休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細胞的損害,例如:a.釋放的組織蛋白酶使蛋白質水解,這不但可以破壞蛋白酶的活性,甚至還可使細胞自溶壞死,而且所產生的多肽類活性物質,還能加重微循環(huán)障礙;b.破壞生物膜的完性;c.直接損害血管內皮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從而導致血液外滲、出血和血小板的粘附、聚集以及DIC形成;d.激活補體系統(tǒng)產生C5a,后者再進一步促使溶酶體酶的釋放。現(xiàn)已證明,休克時使用溶酶體膜穩(wěn)定藥可防止或減輕溶酶體膜的破裂。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