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毒性心肌炎:最常見,發(fā)生率約10%,心電圖異常者可達25%左右。多發(fā)生在病程的第2~3周。心電圖檢查有心肌損害、傳導阻滯等改變。
2. 周圍神經麻痹:多見于病程第3~4周。主要侵犯顱神經,以舌咽神經受損引起的腭咽肌癱瘓最為常見。醫(yī)學|教育網|整理此外,可見眼肌、面肌、四肢遠端肌、肋間肌、膈神經肌、膈肌等癱瘓。白喉引起的神經麻痹,一般可在2-3個月內恢復,不留后遺癥。
白喉毒素雖然可以累及全身細胞,但心臟、神經系統和腎臟最為顯著。嚴重型白喉可并發(fā)心肌炎或周圍神經麻痹,偶爾也可發(fā)生中毒性腎炎。
?。ㄒ唬┬难芟到y
1.周圍循環(huán)衰竭
表現為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如同時發(fā)生心肌損害,可使循環(huán)衰竭癥狀加重。
2.心肌炎
一般出現于病程第2周,表現為乏力、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心臟擴大、心音低弱、心動過速或過緩、心律不齊、肝臟腫大等。心電圖常示低電壓、ST段和T波變化、束支及房室傳導阻滯或其他心律紊亂,病人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必須密切觀察,及時治療。
有人把白喉心肌炎分為早期(第3~5天)和晚期(第5~14天)兩種類型。早期系由于嚴重的毒血癥所引起,可于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突然死亡;晚期系由心肌病變繼而影響周圍循環(huán)所致,患者每有極度蒼白后出現紫紺、腹痛,多見脈搏細弱、脈率減慢、第一心音不清楚甚至消失,心律可完全不規(guī)則,血壓下降等表現。
?。ǘ┲車窠浡楸?/strong>
表現為弛張性癱瘓,多發(fā)生在病程的3~4周。以軟腭癱瘓最常見,語言呈輕微鼻音,吞咽流質時從鼻孔嗆出,懸雍垂反射消失。其次為眼肌癱瘓,出現斜視、眼瞼下垂、瞳孔擴大等。亦可發(fā)生面神經癱瘓,表現為口角歪斜。四肢的隨意肌雖亦可發(fā)生癱瘓,但很少見。腦脊液一般無異常發(fā)現。
?。ㄈ┲卸拘阅I病
很少見,主要表現為尿量減少、尿中有白細胞和管型,一般無血尿。
白喉可繼發(fā)細菌感染如頸淋巴結炎、淋巴結周圍炎、中耳炎、肺炎等。偶有扁桃體周圍膿腫發(fā)生,需在給予足量抗毒素后才能切開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