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活的顯微鑒別及藥用配伍 是中藥士考試須了解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了相關內容與考生分享,希望給予大家?guī)椭?
獨活的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細胞壁微木化。皮層窄,有少數(shù)油室,徑向32-72μm,切向至120μm.
韌皮部較寬,約占根半徑的1/2,油室3-8列,圓形或長圓形,直徑24-80μm,外緣油室切向約至160μm,近形成層油室甚??;韌皮射線寬3-6列細胞。形成層成環(huán)。
木質部導管稀少,單個或2-3個徑向排列。薄壁細胞含演粉粒。
粉末特征:淡黃色或淡棕色。
①淀粉粒單粒類圓形,臍點、層紋不明顯;復粒由10數(shù)個分粒組成。
②油室多破碎,橫斷面周圍分泌細胞類長圓形,直徑9-22μm,胞腔內大多含黃綠以或淡黃棕以分泌物及油滴。
③網(wǎng)紋、螺紋導管直徑14-81μm.此外,有木栓細胞及類圓形或類長方形薄壁細胞。
獨活的藥用配伍
1.風寒濕痹。該品辛散苦燥,氣香溫通,功善袪風濕,止痹痛,為治風濕痹痛主藥,凡風寒濕邪所致之痹證,無論新久,均可應用;因其主入腎經(jīng),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關節(jié)疼痛屬下部寒濕者為宜。治感受風寒濕邪的風寒濕痹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與當歸、白術、牛膝等同用,如獨活湯(《活幼新書》);若與桑寄生、杜仲、人參等配伍,可治痹證日久正虛,腰膝酸軟,關節(jié)屈伸不利者,如獨活寄生湯(《千金方》)。
2.風寒挾濕表證。該品辛散溫通苦燥,能散風寒濕而解表,治外感風寒挾濕所致的頭痛頭重,一身盡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風等,如羌活勝濕湯(《內外傷辨惑論》)。
3.少陰頭痛。該品善入腎經(jīng)而搜伏風,與細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風擾腎經(jīng),伏而不出之少陰頭痛,如獨活細辛湯(《癥因脈治》)。
4.獨活與桑枝:獨活搜風散寒止痛而通痹;桑枝祛風濕而通經(jīng)絡橫行四肢。二者合用,治療風寒濕痹功能增強,尤其是上肢疼痛、肩關節(jié)周圍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