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懸劑的物理穩(wěn)定性是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需要了解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了相關知識點,以便廣大考生參考學習。
(一)混懸粒子的沉降速度
微粒的沉降速度可用Stokes公式來描述,即:
V= 2r 2(ρ1-ρ2)g/9η
式中V:沉降速度;γ:微粒半徑;ρ1 ρ2 :微粒與介質密度;η:介質粘度;g :重力加速度。
影響因素:
1.微粒半徑 γ↓沉降速度V↓穩(wěn)定性↑反之則穩(wěn)定性↓
2.密度差(ρ1-ρ2)↓沉降速度V↓穩(wěn)定性↑
3.介質粘度 η↓ 沉降速度V↑ 穩(wěn)定性↓
4.重力加速度g↑(離心)沉降速度V↑ 穩(wěn)定性↓(分離用)
(二)微粒的荷電與水化
混懸劑微粒具有與膠體微粒相似的性質,即有雙電層結構與ζ電位,微粒雙電層與ζ電位的存在是其穩(wěn)定的主要因素,其次雙電層中離子由于水化而形成的水化膜對混懸劑的穩(wěn)定起一定作用。
(三)絮凝與反絮凝
1.絮凝
在混懸劑中加適量電解質可降低微粒雙電層的ζ電位,使帶有相同電荷的微粒間排斥力下降,ζ電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混懸劑中的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狀聚集體,該絮狀聚合體具有很好的再分散性,是混懸劑的最佳狀態(tài),形成絮狀聚集體的過程稱為絮凝過程,加入的電解質為絮凝劑。調節(jié)混懸劑達到最佳狀態(tài),一般應控制絮凝劑用量能使ζ電位在20~25mV范圍內,恰好達到疏松的絮凝狀態(tài)?;鞈覄┨幱谛跄隣顟B(tài)的特點:沉降速度快、有明顯的沉降面、沉降體積大、經(jīng)振搖后能迅速恢復均勻的混懸狀態(tài)。常用的絮凝劑有:枸櫞酸鹽、枸櫞酸氫鹽、酒石酸鹽、酒石酸氫鹽等
2.反絮凝
使混懸劑的絮凝狀態(tài)變?yōu)榉切跄隣顟B(tài)的過程為反絮凝。加入的電解質為反絮凝劑。
(四)結晶增大與轉型
1. 微粒長大
對難溶性藥物,當藥物微粒小于0.1μm時,藥物小粒子的溶解度就會大于大粒子的溶解度。在動態(tài)的溶解平衡中,小微粒不斷減少,大微粒逐漸增大。
2晶型轉化
混懸劑放置過程中存在著溶解和析出兩個過程,會有晶型轉化。
在制備混懸劑時,要盡可能保持粒子均勻度。
(五)分散相的濃度和溫度
分散相的濃度增大,穩(wěn)定性降低。溫度變化影響藥物的溶解度與溶解速度同時影響微粒的沉降速度、沉降體積,使穩(wěn)定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