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孕三烯酮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細胞中PTEN基因表達的影響及對細胞凋亡的誘導作用。
體外原代培養(yǎng)人子宮內膜異位癥細胞,經(jīng)不同濃度孕三烯酮作用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蘭(MTT)比色法、透射電鏡、流式細胞儀和核DNA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細胞的凋亡情況,應用Western免疫印記法,觀察藥物作用前后PTEN基因的表達變化。
原代培養(yǎng)的子宮內膜異位癥細胞經(jīng)孕三烯酮處理后,細胞生長被明顯抑制,并呈劑量-時間依賴性;透射電鏡下可見細胞核染色質濃縮邊集、胞漿濃縮、核碎裂及凋亡小體形成等凋亡的典型形態(tài)學變化;流式細胞儀檢測提示,細胞周期從G1期到S期發(fā)生抑制,并在G1峰前出現(xiàn)明顯的凋亡峰(15.0%);細胞核DNA瓊脂糖凝膠電泳呈現(xiàn)凋亡細胞特有的梯狀條帶;PTEN基因的表達顯著上調(P<0.05)。未經(jīng)孕三烯酮作用的子宮內膜異位癥細胞無明顯凋亡表現(xiàn),PTEN基因呈低水平表達。
孕三烯酮能夠誘導子宮內膜異位癥細胞的凋亡并上調PTEN基因的表達,這可能是孕三烯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分子機制之一。
19世紀80年代后,孕三烯酮已被廣泛應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s)的治療,但迄今為止,有關其確切作用機制的研究報道較少。新近發(fā)現(xiàn)的第10號染色體缺失的磷酸酶和張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andtenˉsionhomologuedeletedonchromosome10,PTEN)能對細胞生長、凋亡、增殖及粘附等多個方面產(chǎn)生影響,并已被認為是子宮內膜的看家基因,在多種子宮內膜病變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