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jīng)》:主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秳e錄》:消癰腫,下支滿,疝,下血。
《藥性論》:治冷氣頑痹,癱緩不遂,語多恍惚,多驚失志。
《開寶本草》:六髦罘縭裕鬧新危,利腰膝,強筋力。
《開寶本草》: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骨。
《本草匯言》:主頭風,頭痛,頭暈虛旋,癲癎強痙,四肢攣急,語言不順,一切中風,風痰。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
《名醫(yī)別錄》:消痛腫,下支滿,寒疝下血。
《日華子本草》: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
《本草綱目》:天麻,乃肝經(jīng)氣分之藥。
《本草新編》:天麻,能止昏眩,療風去濕,治筋骨拘攣癱瘓,通血脈,開竅,余皆不足盡信。然外邪甚盛,壅塞經(jīng)絡血脈之間,舍天麻又何以引經(jīng),使氣血攻補之味,直入于受病之中乎?總之,天麻最能祛外束之邪,逐內(nèi)避之痰,而氣血兩虛之人,斷不可輕用之耳。
《小兒藥證直訣》、《圣濟總錄》、《普濟方》、《外科正宗》、《蘭臺軌范》等記載,天麻分別配伍相關藥物,可治療急驚風發(fā)熱、痙攣抽搐、偏正頭痛、筋骨疼痛、風濕腳氣、早衰白發(fā)、眩暈、肢體麻木、手足不遂、肝虛頭痛、中風偏癱、破傷風等癥。此外,還用于保健。
《本草衍義》:天麻,用根須別藥相佐使,然后見其功。仍須加用之。人或蜜漬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則得矣”。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后患面風,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風活絡藥,研末酒調(diào),熱熨患部;光緒頭痛眩暈,也常用天麻配伍相關藥物煎水洗頭。在現(xiàn)代,天麻在醫(yī)療保健中的應用更為廣泛。
《中國藥典》:具平肝熄風、祛風定驚的功效,用于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高血壓,耳源性眩暈。
《藥品化義》:天麻,氣性和緩,《經(jīng)》曰,肝苦急,以甘緩之。用此以緩肝氣。蓋肝屬木,膽屬風,若肝虛不足,致肝急堅勁,不能養(yǎng)膽,則膽腑風動,如天風之鼓蕩為風木之氣,故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由肝膽性氣之風,非外感天氣之風也,是以肝病則筋急,用此甘和緩其堅勁,乃補肝養(yǎng)膽,為定風神藥。若中風、風癎、驚風、頭風、眩暈,皆肝膽風證,悉以此治。若肝勁急甚,同黃連清其氣。又取其體重降下,味薄通利,能利腰膝,條達血脈,諸風熱滯于關節(jié)者,此能疏暢。凡血虛病中之神藥也。
《全國中草藥匯編》:主治高血壓、眩暈、頭痛、口眼歪斜、肢體麻木、小兒驚厥等癥。一些名醫(yī)把天麻的作用歸結為“三抗、三鎮(zhèn)、一補”,即抗癲癇、抗驚厥、抗風濕,鎮(zhèn)靜、鎮(zhèn)痙、鎮(zhèn)痛,補虛。近年來,對天麻的醫(yī)療保健作用不斷有新發(fā)現(xiàn)。將天麻用于高空飛行人員,作為腦保健藥物,可增強視神經(jīng)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療老年性癡呆癥。
《抱樸子》:獨搖芝,無風自動。其莖大如手指,赤如丹素,葉似莧,其根有大魁如斗,有細者如雞子十二枚,周繞大根之四方,相去丈許,皆有細根如白發(fā)以相連。主高山之上,其所生左右無草。
《唐本草》:赤箭,此芝類,莖似箭簳,赤色,端有花葉,遠看如箭有羽。根、皮、肉、汁與天門冬同,惟無心脈。去根五、六寸,有十余子衛(wèi)似芋。其實似苦楝子,核作五、六棱,中肉如面,日暴則枯萎也。得根即生啖之,無干服法也。
《本草圖經(jīng)》:赤箭,今江湖間亦有之,然不中藥用。今三、四月采苗,七、八、九月采根。《本經(jīng)》但云三月、四月、八月采根,不言用苗,而今方家乃并用根苗,各有收采時月,與《本經(jīng)》參差不同,難以兼著,故但從今法。天麻,今京東、京西、湖南、淮南州郡亦有之。春生苗,初出若芍藥,獨抽一莖,直上高三、四尺,如箭簳狀,青赤色,故名赤箭芝,莖中空,依半以上,貼莖微有尖小葉,梢頭生成穗,開花結子如豆粒大;其子至夏不落,卻透虛入莖中,潛生土內(nèi);其根形如黃瓜,連生一、二十枚,大者有重半斤或五、六兩,其皮黃白色,名曰龍皮;肉名天麻。二月、三月、五月、八月內(nèi)采。初取得乘潤刮去皮,沸湯略煮過,暴干收之。嵩山、衡山人或取生者蜜煎作果食之,甚珍。
《夢溪筆談》:赤箭,即今之天麻也。后人既誤出天麻一條,遂指赤箭別為一物;既無此物,不得已又取天麻苗為之,滋為不然?!侗静荨访鞣Q'采根陰干',安得以苗為之?草藥上品,除五芝之外,赤箭為第一,此養(yǎng)生上藥。世人惑于天麻之說,遂止用之治風,良可惜哉?;蛞詾槠淝o如箭,既言赤箭,疑當用莖,此尤不然。至如鳶尾、牛膝之類,皆謂莖葉有所似,用則用根耳,何足疑哉。
治偏正頭痛首風攻注 眼目腫疼昏暗頭目旋運 起坐不能:天麻一兩半附子(炮制去皮、臍)一兩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一兩 荊芥穗半兩木香半兩桂(去粗皮)一分 芎藭半兩.上七味搗羅為末 入乳香勻和滴水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 漸加至十丸茶清下 日三.(《圣濟總錄》天麻丸)
【臨床治療研究】
《藥品化義》曰:天麻,氣性和緩,《經(jīng)》曰,肝苦急,以甘緩之。用此以緩肝氣。蓋肝屬木,膽屬風,若肝虛不足,致肝急堅勁,不能養(yǎng)膽,則膽腑風動,如天風之鼓蕩為風木之氣,故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由肝膽性氣之風,非外感天氣之風也,是以肝病則筋急,用此甘和緩其堅勁,乃補肝養(yǎng)膽,為定風神藥。若中風、風癎、驚風、頭風、眩暈,皆肝膽風證,悉以此治。若肝勁急甚,同黃連清其氣。又取其體重降下,味薄通利,能利腰膝,條達血脈,諸風熱滯于關節(jié)者,此能疏暢。凡血虛病中之神藥也。在臨床應用上面,采用天麻素進行眩暈治療,對于輕度或是重度眩暈患者均可取得較為顯著的療效。另外,患者應該培養(yǎng)起較好的生活習慣,如晚飯后多散步,平常多運動等等,這些對于失眠癥狀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
天麻洗藥方
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風4.5克,葛根4.5克,金銀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
②用法:水煎,洗之。
③主治:前額頭痛。
——摘自《清·光緒皇帝醫(yī)方》
天麻祛風清上洗藥方
①成份:天麻3克,防風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葉6克,甘菊4.5克。
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③主治:偏正頭痛,頭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緒皇帝醫(yī)方》
半夏白術天麻湯
①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術9克,茯苓9克,橘紅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棗3枚。
②功效:健脾燥濕,化痰熄風。
③主治:痰飲上逆,痰多心悸,眩暈頭痛等證。
古籍論:本方是治療內(nèi)生風痰之劑。若痰因濕生,主要用白術燥濕化痰。暈由于風,輔以天麻平熄內(nèi)風。脾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紅、甘草補脾益氣,化濕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棗調(diào)和營衛(wèi)。
——出自《醫(yī)學心語》
玉真散
治風毒痰阻之破傷風。牙關緊急,口撮唇緊,身體強直,角弓反張,脈弦緊。南星6g,防風6g,白芷6g,天麻6g,羌活6g,白附子6g。上為末,每服2錢,熱酒一盅調(diào)服,更敷傷處。方中天麻長于熄風止痙,為佐藥。(《外科正宗》)
天麻鉤藤飲
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天麻9g,鉤藤12g,石決明18g,梔子9g,黃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水煎服。方中天麻入肝經(jīng),有平肝熄風之效,且有定眩暈之專長,為君藥。(《中醫(yī)內(nèi)科雜病證治新義》)
天麻竹瀝粥
原料:天麻10克,粳米100克,竹瀝30克,白糖適量。
烹制方法:將天麻浸軟,切成薄片,與粳米加水煮粥,調(diào)入竹瀝、白糖即成。
食法、食量:粥及天麻片在1天內(nèi)分2次服用。
功能:平肝息風,清熱化痰。
適應范圍:適用于肝風痰熱的癇癥(發(fā)作前常覺眩暈頭痛、胸悶乏力、心煩易怒,發(fā)作時突然昏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移時漸蘇,醒后一如常人)。
來源:《百病飲食自療》。
原料包括天麻10 克,牛尾2 條,母雞、肘子、于貝調(diào)料等適量。
制作方法將母雞、肘子下鍋煮湯。天麻洗凈,放入罐內(nèi)加清水上展蒸透后切片。將牛尾按骨節(jié)縫剁開,政入鍋內(nèi)加清水、蔥、姜、白酒煮開,去其異味。鍋內(nèi)放入煮好的母雞、肘子及湯,再放入牛尾、于貝,調(diào)好色味,用文火煨2 小時左右,待熟后將牛尾撈出,去骨留肉,整齊地碼入盤中,再將干麻片鑲上,把原汁內(nèi)的母雞、肘子等料挑出,用淀粉勾芡,淋少許香油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