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護士資格手機網(wǎng)欄目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婦產科護理知識點:產褥期婦女的會陰護理

2012-07-16 08:48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分娩后,外陰及陰道可能有傷口,加之子宮頸尚未閉合,子宮腔內胎盤剝離后有較大創(chuàng)面,而且惡露在陰道和會陰部的存在,也會為細菌生長提供有利環(huán)境,因此必須作好外陰的清潔衛(wèi)生,預防感染,促進傷口愈合,增加產婦舒適感。

每日用0.2%苯扎溴銨沖洗外陰兩次。每次沖洗前應先排凈小便,掌握由上至下的沖洗原則,動作要輕柔,勿使沖洗水沖進陰道,以免引起感染。沖洗后用干紗球擦干外陰,墊消毒會陰墊,平時應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

每次沖洗外陰時要觀察惡露量、性質及氣味。產婦能自理或會陰無傷口者,護士應指導產婦進行自我護理。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沖洗外陰時,應觀察傷口愈合情況,水腫嚴重者局部可用50%硫酸鎂濕熱敷,每日2~3次,每次20分鐘,可退腫消炎,促進傷口愈合。傷口疼痛時可適當服止痛劑,若疼痛劇烈或有肛門墜脹感,應通知醫(yī)生檢查,以便發(fā)現(xiàn)外陰及陰道壁深部血腫并及時處理。如有側切傷口,產婦應采取健側臥位,勤換會陰墊,以減少惡露流進會陰傷口。一般于產后3~5天拆線,拆線前應排大便一次,拆線后一周內避免下蹲,以防傷口裂開。若傷口感染,應提前拆線引流或行擴創(chuàng)處理。傷口局部有硬結或分泌物時,于分娩后7~10天可溫水坐浴,但惡露量多且顏色鮮紅者應禁止坐浴。

護考公眾號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