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ㄒ唬┲委?/strong>
迄今為止,手術仍是治療的主要的方法。其術式大體可分為兩大類:子宮切除術和肌瘤剔除術。隨著婦科手術學的發(fā)展,近年來,在以上兩類術式的基礎上,又派生出新的術式,為治療提供了更多的術式選擇。
1.手術治療
(1)術式選擇的原則:應根據患者的癥狀、肌瘤的部位、大小、病人年齡、對生育的要求、經濟狀況以及醫(yī)師的手術技能等因素綜合考慮做出決定,力圖通過最佳術式、最佳效果使病人得到最滿意的康復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手術治療適應證:
A.肌瘤引起月經過多或不規(guī)則出血導致貧血,或雖出血癥狀較輕,但保守治療無效者。
B.腫瘤充滿盆腔,壓迫鄰近器官如膀胱、直腸,引起排尿、排便困難,尿路感染。
C.肌瘤生長迅速,變軟、疼痛,疑有退變或惡變時。
D.子宮與肌瘤體積超過3個月妊娠子宮大小。
E.確診的黏膜下肌瘤。
F.年輕婦女如發(fā)現子宮肌瘤,需要生育者。
G.絕經后肌瘤不但不縮小,反而增大。
?。?)手術方法:宮頸上生長的肌瘤往往位于盆腔深部,或長入后腹膜或闊韌帶內,也可充塞小骨盆,致使子宮及其韌帶變形,周圍臟器移位,因此手術比較困難。故在決定手術范圍前,先要認清肌瘤與子宮及周圍臟器的解剖關系,然后決定手術范圍及方式。由于肌瘤生長在宮頸上,宮頸部位的組織特別肥大,如作全子宮切除時易損傷輸尿管,失血也較多。因此為了盡量減少失血量,避免損傷盆腔臟器,一般應按子宮切除術的步驟,直至切斷、結扎子宮動脈后,先剜出肌瘤,再切斷主韌帶,切除全子宮。懸垂型宮頸肌瘤應按宮體黏膜下肌瘤同樣處理。
A.肌瘤剝出術:年齡較輕,或已婚未育和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盡可能行肌瘤剝出術。由于宮頸肌瘤生長部位的特殊性,長大后常因嵌頓于盆腔,使盆腔臟器解剖發(fā)生變異,從而使手術產生一定困難。手術時易損傷輸尿管、膀胱及直腸等重要臟器,術中易出血。為減少上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術中可于肌瘤表面肌層內注射10U神經垂體素,橡皮帶環(huán)扎子宮峽部,剝除時采用電刀。如肌瘤生長在子宮頸后唇,則手術時常需打開闊韌帶后葉及子宮直腸反折腹膜,后推直腸。如肌瘤生長在子宮頸前唇,剝出時需打開子宮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手術方式多采用經腹手術,但帶蒂的子宮頸管的黏膜下肌瘤可經陰道行摘除術。術前需經婦科檢查和B超以確定肌瘤位于子宮頸前唇或后唇,術中送快速冰凍切片檢查以明確病變性質。
B.全子宮切除術:如肌瘤較大,癥狀明顯,藥物治療無效,或肌瘤剝出有困難且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或疑有惡變者可行全子宮切除術,50歲以上或絕經后患者可以行全子宮加雙附件切除。為減少術中損傷,需辨認雙側輸尿管走行,必要時游離雙側輸尿管,分離下推直腸或膀胱,當肌瘤較大時,可先行雙側子宮動脈結扎并行肌瘤剝除術。
2.藥物治療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藥:可競爭性地結合垂體GnRH受體,從而抑制垂體及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適用于肌瘤≤3cm或近絕經期患者,用藥時肌瘤可縮小,停藥后部分患者之肌瘤可恢復至原來大小。
用藥適應證:
?、傩g前的輔助治療:肌瘤較大或伴有貧血時,術前可用藥3~6個月,使肌瘤縮小后再手術,可使術中出血減少,操作容易,尤其行肌瘤剜出術時。
?、诮^經期的患者期待過渡到自然絕經而能免于手術。
?、塾泻喜Y不能耐受手術治療者。
副反應:主要為雌激素低下之癥狀,如潮熱、盜汗、心悸等。
(2)雄激素:具有抗雌激素的作用,可以減輕盆腔充血,使月經量減少,癥狀減輕。主要適應證為近絕經期婦女,肌瘤不大而癥狀較明顯者,并排除子宮頸惡性病變者。
用法:甲睪酮,每次5~10mg,2次/d,舌下含服,月經第5天開始,連續(xù)服用10~20天。
?。?)達那唑:也可用于子宮頸肌瘤,主要作用機制為抑制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從而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釋放以及卵巢性激素的產生,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其療效文獻報道不一。
用法:達那唑400~600mg/d,月經第5天開始連續(xù)服用3~6個月。
副反應:主要為肝臟損害、肝功能異常及雄激素作用。臨床應用也因此受到一定限制。
?。?)孕三烯酮(內美通):具有強的抗孕激素和雌激素作用、輕度雄激素作用,可有效應用于雌激素依賴性疾病。其療效尚未肯定,停藥后部分患者之肌瘤恢復至原來大小。
用法:孕三烯酮(內美通)2.5mg,每周2次,連續(xù)服藥3~6個月。
副反應:主要為體重增加、痤瘡等。對肝功能影響較小。
?。ǘ╊A后
屬良性疾病,積極治療無明顯不良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