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抗血小板治療的監(jiān)測:
1.阿司匹林治療的檢測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機制為抑制血小板中環(huán)氧化酶,從而抑制了TXA2的合成,后者有引起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80~325mg/d)已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而不會引起出血并發(fā)癥,故通常不需作監(jiān)測試驗。但應注意臨床上有些患者出現(xiàn)“阿司匹林抵抗”現(xiàn)象,此時應改用其他抗血小板藥物進行治療。
2.噻氯吡啶治療
檢測噻氯吡啶是ADP受體拮抗劑,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臨床上越來越多的應用噻氯吡啶。在口服250~500mg/d時,在開始用藥的1~8周內,需每周檢測血小板聚集試驗(PAgT)1~2次,使PAgT抑制率維持在參考值的30%~50%,BT(國際標準化出血時間測定器法)延長是參考值(6.9士2.5min)的1.5~2.0倍,PLT減低是參考值低限(100×109/L)的50%~60%為宜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3.血小板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
這是最新的抗血小板藥物,由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終末共同途徑-即血小板GP Ⅱ b/Ⅲa受體與纖維蛋白原(或vWF)的結合,因而血小板GP Ⅱ b/Ⅲa受體抑制劑可有效地預防血小板介導的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