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牙源性腺樣瘤的特點都是什么?”是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會涉及的重要內容,為了幫助各位考生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如下:
發(fā)病年齡多為10~19歲。女性>男。上頜>下頜,上3為好發(fā)部位。腫瘤一般較小,直徑1~3cm。牙源性腺樣瘤為包膜完整、生長局限的良性腫瘤,摘除后一般不復發(fā)。
1.肉眼觀察 腫瘤較小,包膜完整。切面呈囊性或實性。實性部分呈灰白色,囊性部分大小不等,腔內含淡黃色膠凍狀物質或血性液體,腔內可含牙。
2.鏡下觀察
(1)結節(jié)狀實性細胞巢:由梭形或立方狀上皮細胞組成,形成玫瑰花樣結構。見嗜酸性物質沉積。
(2)腺管狀結構:立方狀或柱狀細胞形成環(huán)狀的腺管狀結構,胞核遠離腔面。管狀腔隙內可含有嗜酸性物質和細胞碎屑。
(3)梁狀或篩狀結構:見于腫瘤的周邊部或實性細胞巢之間。細胞呈圓形或梭形,核著色深。常常是1~2層的細胞條索形成篩狀。
(4)由多邊形嗜酸性鱗狀細胞組成小結節(jié)。細胞核呈輕度多形性,細胞間見有細胞間橋和鈣化團塊以及淀粉樣物質沉著。
推薦閱讀:
快get!口腔主治醫(yī)師“案例分析題”命題規(guī)律及做題技巧總結!
以上“牙源性腺樣瘤的特點都是什么?”由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