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健康管理師三級考試輔導資料:孕婦和乳母的健康風險”相信這是很多三級健康管理師考生朋友想要知道的事情,為此,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內容如下,希望可以幫到您!
妊娠期可以分為3個階段,妊娠早期(孕12周之前)、妊娠中期(孕12周至孕27周)、妊娠晚期(孕28周至孕40周)
(一)妊娠早期的健康管理
孕婦的健康管理首先應該從孕婦識別早孕開始。有性生活的婦女,以往月經正常,一旦月經超期未潮,首先應該想到可能是懷孕,并及時去醫(yī)療保健機構檢查確診。確診已經懷孕并適宜生育的孕婦,應該定期做產前檢查。孕 12周之前在醫(yī)院建立檔案,12周后要定期檢查,如有高危因素,如孕婦年齡過小或是高齡產婦、有不良妊娠史、有疾病遺傳史、有內外婦科疾病等,應增加檢查次數。通過每次產前檢查和及時篩查,能夠及時發(fā)現高危因素,有孕婦本人基本情況(如年齡、體重、身高等)、不良孕產史、內科合并癥及產科并發(fā)癥等。通常情況下,孕婦到醫(yī)療保健機構檢查的次數是前3個月至少一次,27孕周前每4周一次,28~35孕周每2周一次,36孕周后每周一次。有異常的孕婦應增加產前檢查的次數。
妊娠早期是胚胎細胞分裂活躍、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的關鍵期,也是胚胎最敏感的時期,應該避免接觸有毒物質(如農藥)、X線,治療疾病使用藥物應該聽從醫(yī)生的建議。妊娠早期要避免工作場所和生活環(huán)境中不良因素,如噪聲、輻射、高溫、裝修材料黏合劑等。在妊娠期應該避免感染疾病,治療疾病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慎重用藥。邊遠山區(qū)或新生兒破傷風高發(fā)區(qū),沒有接受過破傷風類毒素全程免疫接種的孕婦應該到醫(yī)院去注射破傷風類毒素。妊娠早期的孕婦應避免過重的體力勞動及劇烈運動,以防流產、早產或早破水,但適當運動還是必要的。
妊娠期膳食應該隨著生理變化和胎兒生長發(fā)育的狀況而合理進行調配。因為妊娠早期主要是胚胎發(fā)育階段,所需要營養(yǎng)與妊娠前差別不大,但重要的是合理膳食。妊娠早期的膳食應以清淡、易消化、口感好為主要原則。建議每日服用適量葉酸和維生素B12等,以預防神經管畸形的發(fā)生。孕婦要適當補充營養(yǎng)、保持良好心態(tài),避免吸煙、飲酒和過量攝入咖啡因。《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指出孕早期婦女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十條基礎上,還應補充以下5條內容:①膳食清淡、適口;②少食多餐;③保證攝入足量富含糖類的食物;④多攝入富含葉酸的食物并補充葉酸;⑤戒煙、禁酒。
由于體內激素的變化,孕婦很容易出現牙齦出血、腫脹,口臭,引起的牙齦炎稱為“妊娠期牙齦炎”。因此要重視妊娠期口腔衛(wèi)生,掌握口腔保健的方法,堅持每日兩次有效刷牙,飯后漱口。做好定期口腔檢查和適時的口腔治療。只要重視并做好口腔清潔保健,可以有效預防妊娠期牙齦炎的發(fā)生。妊娠期里口腔疾病發(fā)展較快,定期檢查能夠保證早發(fā)現、早治療,使病灶局限在小范圍。對于較嚴重的口腔疾病,應選在合適的時間治療。妊娠早期治療有可能引起早產,妊娠晚期許多藥物及麻醉不能使用,所以合適的治療時間是妊娠中期。
孕婦的情緒與嬰兒的發(fā)育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妊娠早期的過度不安可能會導致胚胎發(fā)育不良,流產并引起胎兒畸形。孕婦應該以喜悅的心情接受懷孕,學會自我心理調節(jié),善于緩解不健康的情緒,保持穩(wěn)定、樂觀、良好的心態(tài),使胎兒有一個良好安全的生長環(huán)境。
如果在妊娠早期出現早孕反應過于嚴重、陰道流血等癥狀,應該及時到醫(yī)療機構就診。
(二)妊娠中期的健康管理
妊娠中期的孕婦要定期進行臨床檢查,包括體檢、化驗、B超等。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要進行產前診斷,可以在形態(tài)學、染色體、酶學、代謝產物和基因五個水平進行產前診斷,判定胎兒是否有先天性疾病,為能否繼續(xù)妊娠提供科學依據。
在妊娠中期,孕婦要適當休息,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8~10h),取左側臥位,改善胎兒的供氧。妊娠中期的每天應該做孕婦體操,活動關節(jié),鍛煉肌肉,同時可以緩解因妊娠中期姿勢失去平衡而引起身體某些部位的不舒服感。妊娠中期堅持每天鍛煉能夠松弛韌帶和肌肉,使身體以柔韌而健壯的狀態(tài)進入妊娠晚期和分娩。國內外許多運動醫(yī)學專家認為,正常健康的孕婦在妊娠期間能夠安全地從事體育鍛煉,只要沒有出現異常情況就可以堅持下去。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熱身、補液、適度等原則。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07)指出孕中、末期婦女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10條基礎上,還應補充以下5條內容:①適當增加魚、禽、蛋、瘦肉、海產品的攝入量;②適當增加奶類的攝入;③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④適量身體活動,維持體重的適宜增長;⑤禁煙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妊娠期能量的增加是為了滿足胎兒生長發(fā)育、母體組織增長、母體蛋白質和脂肪貯存及代謝增加的能量需要,但能量的攝入量與消耗量應保持平衡。妊娠中期的膳食應廣泛選擇和食用新鮮的乳、蛋、禽、魚、肉、蔬菜和水果等,以保證母體和胎兒對營養(yǎng)素的需求。妊娠期的營養(yǎng)不良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延緩,早產兒發(fā)生率及圍產期新生兒死亡率增加,腦發(fā)育受損。但如果孕婦營養(yǎng)過剩、體重增加過度,易出現巨大兒,增加難產的危險性。中國營養(yǎng)學會2000年修訂的膳食參考攝入量 (DRls) 建議孕婦自妊娠4個月開始每日增加能量攝入量0. 84MJ (200kCal)。除了數量保證外,還要保證優(yōu)質的動物及豆類蛋白質的攝入至少占1/3以上。妊娠期對無機鹽的需要量增加,易缺乏的主要是鈣、鐵、鋅、碘等。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妊娠中期婦女鈣的每日適宜攝入量(AI)為1000mg,鐵的AI為25mg.
在妊娠中期孕婦應加強自我監(jiān)護,如數胎動、測體重、家屬配合測胎心等。如果出現嚴重的頭疼、頭暈、陰道出血等要及時就醫(yī)。
(三)妊娠晚期的健康管理
妊娠晚期的重點是監(jiān)測胎兒發(fā)育,防治妊娠并發(fā)癥,做好分娩前的準備。妊娠晚期,孕28~36周,每2周去醫(yī)院檢查1次,孕37周以后每周檢查1次。包括常規(guī)保健內容(產科檢查和輔助檢查)、骨盆測量、胎兒監(jiān)測。
全妊娠期體重增長的最佳標準是12. 5kg.妊娠晚期的營養(yǎng)應該在妊娠中期的基礎上適當調整。妊娠晚期合理控制總熱量,多食纖維食物,高質量蛋白質、新鮮蔬菜、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可少食多餐,并要監(jiān)測空腹及餐后2h血糖。需要增加蛋白質、必需脂肪酸的攝入,多吃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多吃瘦肉、海魚等。補充鈣攝入,每日需要1200~ 1500mg,可多喝牛奶、魚和蝦。妊娠晚期,胎兒肝要貯存鐵,孕婦需要多吃動物肝臟和血豆腐。妊娠晚期的熱量不能補充太多,尤其是最后一個月,要適當限制飽和脂肪酸和糖類,限制肥肉和谷物的過多攝入,以免胎兒過大,影響分娩。中國營養(yǎng)學會2000年修訂的膳食參考攝入量(DRls) 建議孕婦妊娠后期鈣的每日適宜攝入量(AI)為1500mg,鐵的AI為35mg,鋅的每日推薦攝入量(RNI) 20mg,碘的RNI為200μg,維生素A的AI為3000IU,維生素B1的RNI為1.5mg,維生素B12的AI為2.6μg,維生素B6的AI為2. 0mg,維生素C的RNI為130mg,維生素D的RNI為400IU.
一些研究表明,陰道的各種感染可能與胎膜早破、絨毛膜羊膜炎、早產、宮內窘迫、低出生體重有關,因此對篩查陰道感染陽性者可以口服敏感、毒性小的抗生素來預防多種并發(fā)癥。
(四)哺乳期的健康管理
產后42天內,產婦身體逐步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tài),尤其是生殖器基本恢復正常,除乳房以外。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初乳對嬰兒的健康格外重要。早期的持續(xù)的母嬰接融能夠增加母乳喂養(yǎng)的時間和效率,所以產后應該在短時間內開始哺乳,在新生兒出生后提倡“三早”,即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乳母每天分泌600~800ml的乳汁來喂養(yǎng)嬰兒。當營養(yǎng)不足時,需動用母體營養(yǎng)儲備來維持乳汁成分的恒定。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在哺乳1-6個月乳母應每日增加能量攝入2.IMJ (500kCal)。哺乳期婦女攝入適量的蛋白質對維持嬰兒生長發(fā)育、免疫和行為功能等十分重要,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乳母應比非妊娠婦女每日多攝入20g膳食蛋白質。膳食脂肪的種類與乳汁脂肪的成分關系密切,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乳母每日膳食脂肪供給量應以其能量占總能量攝入的20%~25%為宜。人乳中的主要礦物質(鈣、磷、鎂、鉀、鈉)的濃度一般不受膳食的影響。中國營養(yǎng)學會根據國內外資料綜合考慮后,建議乳母鈣的AI為1200mg,鐵的AI為25 mg.乳母膳食中的各種維生素都應適量增加。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乳母膳食維生素A的RNI為1200t)μg RE,維生素B1的RNI為1.8 mg,維生素B2的RNI為1.7 mg,維生素B6的AI為1.9 mg,維生素B12的RNI為2.8ug,維生素C的RNI為130 mg.總之,哺乳期膳食原則是保證供給足夠的能量,多吃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的食物,同時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防止便秘,還要適量補充維生素和鐵劑。乳母每天應多喝牛奶以補充鈣。
哺乳期婦女需要注意乳房的護理,包括熱敷、按摩和擠奶等,以減輕乳房脹痛和維持乳汁的繼續(xù)分泌。如喂奶姿勢不正確或使用肥皂水、酒精等清洗乳房,都容易引起乳頭干裂而產生疼痛,一旦發(fā)生可每次擠少量乳汁涂于乳頭上。
哺乳期常常由于乳汁淤積而引起急性乳腺炎,一方面,乳汁淤積很可能導致入侵細菌的繁殖生長,而導致乳汁淤積的原因主要有乳頭發(fā)育不好(過小或內陷),妨礙哺乳,而乳汁分泌過多或嬰兒吸乳少、哺乳姿勢不正確、乳腺管不通暢等也會造成乳汁淤積;而另一方面,細菌也可能常由乳頭破損、皸裂處入侵,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徑。嬰兒口含乳頭睡覺或嬰兒患有口腔炎吸乳時,細菌可直接侵入乳腺管,上行至腺小葉而發(fā)生感染。產后的1個月內是急性乳腺炎的高發(fā)期;而6個月后的嬰兒開始長牙,這個階段乳頭也容易受到損傷,應該小心預防;而斷奶期更要警惕急性乳腺炎的發(fā)生。哺乳期淤乳引起的急性乳腺炎早期要積極治療,做好乳房按摩,對疏通乳管、消腫散結起到重要作用。伴有乳頭破裂感染的及時治療。
哺乳期用藥要謹慎,一些藥物,如磺胺類、四環(huán)素類、阿托品、苯巴比妥等,可經乳汁排出,哺乳期婦女用量過多,可以導致嬰兒中毒受害。
產婦產后可能會發(fā)生產后抑郁,發(fā)生在產后6周內,一般持續(xù)到產后6個月。其臨床表現與一般抑郁癥狀類似,預后較好。治療上以心理治療為主。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2019年健康管理師三級考試輔導資料:孕婦和乳母的健康管理”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三級健康管理師及資訊,請點擊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