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前收縮的診斷依據是什么?臨床表現有哪些特點?為了幫助各位護士考生更好地備考復習,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專門整理如下:
診斷依據:
期前收縮是指由于竇房結以外的異位起搏點興奮性增高,過早發(fā)出沖動引起的心臟搏動,也稱為早搏,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起源于一個異位起搏點的期前收縮稱為單源性,起源于多個異位起搏點稱為多源性。偶爾出現的期前收縮稱為偶發(fā)性期前收縮,>5個/分稱頻發(fā)性期前收縮。每隔1個正常搏動后出現1次過早搏動,稱二聯律;每隔2個正常搏動后出現1次過早搏動,稱三聯律;每隔1個竇性搏動后出現2個期前收縮,稱成對期前收縮。
臨床表現:
偶發(fā)期前收縮大多無癥狀,可有心悸或感到一次心跳加重,或有心搏暫停感。誘因與竇性心動過速相同,為過度勞累、情緒激動、大量吸煙和飲酒、飲濃茶和咖啡等。頻發(fā)期前收縮使心排血量降低,引起頭暈、乏力、胸悶等。脈搏檢查可有脈搏不齊,第一心音常增強,有時期前收縮本身的脈搏減弱或不能觸及,形成脈搏短絀。
想要了解更多2021年護士資格考試精華高頻知識點歡迎關注醫(yī)學教育網2021年護士資格考試欄目!這里有2021年護士資格考試政策動態(tài)、精華資料及備考技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