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院于2000~2003年期間,共收治結核性胸腔積液患者122例,在抗結核治療的同時,用一次性排盡胸腔積液的方法治療單純性結核性胸腔積液67例,并與傳統(tǒng)治療的55例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院于2000~2003年期間,共收治診斷明確的單純結核性胸膜炎中,大量積液病122例,其中男86例,女36例,年齡18~32歲,平均25歲,起病2周內入院,均無嚴重的合并癥。
1.2 方法
1.2.1 抗結核方案2HRSE/7HE或2HRIH/7HE.
1.2.2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每例均使用波尼松10mg,每日3次,2周后改為30mg,早上8時頓服,胸液明顯減少或消失,發(fā)熱等中毒癥狀明顯改善時逐漸減量,總療程均在6周內。
1.2.3 排液方法隨機分甲、乙兩組,甲組67例,乙組55例,甲組(一次性排液組):在強有力的抗結核治療的方案下,同時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排液方法為第一次即排盡胸腔積液,至不能順暢排出為止。以60ml/min速度排液,至不能排液為止。乙組(傳統(tǒng)排液組):在抗結核治療及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基礎上,每周抽液2~3次,每次≤800ml。
1.2.4 觀察方法對每組病例均每日行B超檢查,以確定胸液消退時間,治療后1個月檢查胸膜增厚及粘連情況,另觀察結核中毒癥狀的明顯改善時間。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1.3 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U檢驗判斷顯著性,組間差異用卡方檢驗。
2.結果
2.1 胸腔積液的治療情況見表1。表1兩組胸腔積液的治療情況
2.2 臨床觀察甲乙兩組新有病例,均無明顯并發(fā)癥發(fā)生,無明顯復張性肺水腫發(fā)生,少數病例有輕度胸膜粘連,無包裹性積液發(fā)生。表2兩組臨床療效觀察經U檢驗:兩組退熱天數差異有非常顯著性,U=13.60,P<0.001;兩組胸膜厚度差異有非常顯著性,U=5.25,P<0.001。經卡方檢驗:兩組胸膜粘連率差異有顯著性(χ2=10.52,P<0.005)。
3.討論
結核性胸膜炎患者往往就診時已經產生了中、大量胸腔積液,若不及時充分地排出胸腔積液,輕者產生胸膜增厚粘連,重者形成慢性膿胸,包裹性胸腔積液,嚴重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近年來有人嘗試一次性排盡大量積液,而病人無不適。因此,在抗結核藥物治療的同時,及時安全地排盡積液能盡快改善患者的結核中毒癥狀,改善呼吸功能,避免不良后遺癥的發(fā)生。傳統(tǒng)的排液方法胸腔穿刺次數多,增加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機會,并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負擔,身體疼痛及經濟負擔,反復胸穿對胸膜增厚、粘連的發(fā)生有一定關系。
本文觀察結果提示:在抗結核和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應用的前提下,一次性排盡胸腔積液(以<60ml/min速度進行),無論其在改善病人結核中毒癥狀,還是胸膜增厚程度,胸膜粘連發(fā)生率等方面都優(yōu)于傳統(tǒng)方法,兩組均無復張性肺水腫發(fā)生,另外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可促進胸液吸收對防止胸膜增厚粘連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對復張性肺水腫的發(fā)生可能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起了預防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