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自發(fā)性氣胸的診斷與治療。方法對1992~2004年我院收治的自發(fā)性氣胸4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40例自發(fā)性氣胸患者經保守治療、抽氣、胸腔閉式引流術、胸膜粘連術等綜合治療,效果滿意。結論典型的自發(fā)型氣胸通過病史、體征及輔助檢查不難作出正確診斷,但要注意與一些相關疾病鑒別。
【關鍵詞】氣胸;自發(fā)性;鑒別診斷;治療
自發(fā)性氣胸(SP)是指在不存在外傷或人為因素的情況下,肺組織及臟層胸膜破裂,空氣進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內積氣。氣胸治療的目的是盡快排出胸腔內氣體,使肺復張。因此,臨床醫(yī)生在處理上主要關心的問題是對氣胸患者首先應該做什么:觀察、抽氣或插管?現(xiàn)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自1992年6月~2004年5月共收治自發(fā)性氣胸患者40例,男35例,女5例,年齡17~75歲,平均43.8歲,其中≥60歲25例。原發(fā)性氣胸5例(12.5%),繼發(fā)性氣胸35例(87.5%)。原發(fā)病為慢性阻塞性肺疾?。–OPD)21例,肺結核6例,支氣管哮喘2例,肺炎2例,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2例,支氣管腫瘤2例,支氣管擴張癥2例,正壓人工通氣者2例,月經性氣胸1例,氣胸分型:(1)閉合性氣胸22例;(2)張力性氣胸8例;(3)交通性氣胸10例。
1.2 方法本組40例中保守治療6例,單純抽氣治療8例,抽氣治療失敗后改用胸腔閉式引流術3例,直接胸腔閉式引流術23例。
2.結果
(1)保守治療6例,小量氣胸(肺壓縮≤25%),10天內復張[1];(2)單純抽氣治療8例,肺壓縮25%~50%,4例3天肺復張,4例6~12天肺部分復張,復查X線胸片示余氣10%~25%,好轉出院;(3)抽氣治療失敗后改用胸腔閉式引流術3例,肺壓縮50%以上,抽氣3~4次后,肺不復張或壓縮加強,改用胸腔閉式引流術5天內復張;(4)直接胸腔閉式流引術23例,肺壓縮程度不一,13例1~5天內復張,7例6~10天內復張,3例分別于14~15天復張。
3.討論
對于典型的自發(fā)性氣胸,根據患者的病史、體征、X線檢查不難作出正確的診斷[2]?;颊叱3M蝗话l(fā)病,90%的患者有突發(fā)性患側胸痛,常為劇烈胸痛,與呼吸、咳嗽有關,呼吸困難重時不能平臥,可有出汗、脈搏細速、煩躁不安等休克表現(xiàn),咳嗽多為刺激性干咳。體征視積氣量和有無積液而定,典型氣胸的體征有:氣管向健側移位,患側有胸廓飽滿,語顫減弱,胸部叩診鼓音,呼吸減弱或消失等;X線胸片檢查是確診本病最重要的依據,表現(xiàn)為氣胸部位透亮度增加,無肺紋理,患側肺自肺門收縮,密度增加,受壓肺組織與胸膜腔氣體之間可見界限分明的氣胸線,大量氣胸時,肺受壓向縱隔移位,肺邊緣呈弧形,或因肺葉萎縮程度不同而呈分葉狀[3]。張力性氣胸時,縱隔向對側移位。發(fā)生在下胸部的氣胸肋膈角特別銳利。伴有胸腔積液時可見液氣界面。鑒別診斷主要與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肺大皰、消化性潰瘍穿孔、干性胸膜炎和膈疝相鑒別。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氣胸治療的目的是盡快排氣,使肺復張,因此,內科保守治療和單純針刺抽氣,除條件有困難外,已少用[4]。應根據患者癥狀、體征、X線所見及氣胸類型,決定是否需要立即排氣及排氣方式。閉合性氣胸肺壓縮<25%,無明顯癥狀或癥狀輕微者,可不抽氣,每天吸收氣體1.25%,可在2~3周內完全吸收。肺壓縮>25%,癥狀明顯者,應排氣治療。胸腔閉式引流術排氣量大,可連續(xù)排氣,有利于破口閉合,肺復張時間短,治愈率高,是最常見的治療氣胸方式,張力性、交通性氣胸都必須采用此法,本組中23例應用此法1次成功率90%,平均肺復張時間4天。胸腔閉式引流部位[5];原發(fā)性氣胸以在鎖骨中線第2肋間為宜;繼發(fā)性或復發(fā)性氣胸,常有粘連,宜在腋中線第4~7肋間;局限性氣胸,一般在腋前線和腋后線之間第4~7肋間,或經X線透視、胸片檢查后決定。胸腔閉式引流導管的大?。盒√枴?4F,中號16~22F,大號24~36F。大多數(shù)患者可用中號或小號。24~28F用于有支氣管胸膜瘺或接受機械通氣的患者。其他的治療方法有:胸膜粘連術:(1)四環(huán)素0.25~0.5g,溶解后加生理鹽水20ml,注入胸腔。為緩解疼痛,可同時注入2%普魯卡因5ml;(2)50%葡萄糖液40ml,注入胸腔;(3)自體血液20~40ml,不抗凝,注入胸腔;(4)3%滑石粉混懸液100ml,注入胸腔;(5)5‰硝酸銀20ml,注入胸腔。此外,尚有用維生素C、氣管炎菌苗、鏈球菌激酶、卡介苗、卡介苗細胞壁骨架等作為粘連劑,其作用機制是通過生物、理化刺激,產生無菌性變態(tài)反應性胸膜炎癥,使兩層胸膜粘連,胸膜腔閉鎖,從而達到防治氣胸的目的。注入粘連劑后,囑患者反復轉動體位,讓藥液充分涂布胸膜,夾管觀察24h,吸出胸腔內多余藥液。若一次無效,可重復注射。胸膜粘連術主要副作用有胸痛、發(fā)熱、胸腔積液。胸膜粘連術適應證有:(1)多次復發(fā)的氣胸而不能耐受開胸修補手術者;(2)雙側氣胸史;(3)合并肺大皰;(4)長期漏氣不止;(5)已有肺功能不全。手術治療指征:(1)反復發(fā)作的氣胸伴有多發(fā)性肺大皰;(2)經引流排氣無效的張力性氣胸;(3)經引流排氣肺不能復張者。
【參考文獻】
1.羅慰慈?,F(xiàn)代呼吸病學。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6,964。
2.蔡柏。呼吸內科學。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414。
3.李煥章,沈麗英。呼吸病鑒別診斷學。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4,305-306。
4 Fishman AP.Fishman′s pulmonary diseases and disorders(肺臟病學)3rd ed.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8,356。
5 Bense L.Spontaneous pneunothoraxn.Chest,1992,101(4):891。
- · 24個字母(A-X)系統(tǒng)讀片法-臨床實踐技能考試知識點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心絞痛、心梗病例分析診斷公式+精選模擬題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病例分析實戰(zhàn)模擬題!
-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病例分析考生試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含評分)
- · 臨床執(zhí)業(yè)實踐技能21個疾病病史采集答題要點
- · 醫(yī)師實踐技能“病例分析”考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診斷
- · 臨床醫(yī)師實踐技能考試21個疾病問診要點小結!
- · 中醫(yī)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考試西醫(yī)常見疾病整理!
- · 胸膜炎的診斷要點
- ·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第三站臨床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