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法及內容
1.手術室應設在醫(yī)院較高的樓層,與外科病房、病理科及血庫相鄰近,周圍環(huán)境清潔、無污染源,有條件的醫(yī)院應獨用一層,以便管理。
2.手術間的數量應根據手術科室病床而定,一般每25-30張病床宜設置一間;根據分科需要,可設大、中、小面積不等的手術間,但面積不得小于20m2.
3.手術室應設三條通道,即工作人員通道;手術病人通道;物品供應通道。工作人員入口處應設換鞋間,換鞋處應合理布局,避免交叉污染。手術病人平車入手術室時車輪應經消毒后方可進入,有條件者可用對接車接送病人。
4.嚴格劃分三區(qū),即限制區(qū)、半限制區(qū)、非限制區(qū)。三區(qū)可設在同一樓層,有條件者可分設在相鄰近的二個樓層。限制區(qū)應安排在最內側,包括手術間、洗手間和無菌敷料間。根據需要手術間可設無菌手術間與一般手術間。半限制區(qū)在中間,主要指敷料準備室、器械室、洗滌室、消毒室、麻醉蘇醒室、麻醉準備室等,內鏡室、感染手術間亦可放在此區(qū)內。非限制區(qū)在最外側,設更衣室、衛(wèi)生間、值班室、標本間、污物處理間、休息室、小餐廳、麻醉及護士辦公室、病人接收區(qū)、病人家屬等候室等。
5.手術室必須設專用電梯。供接送病人及手術室工作人員使用。男女更衣室應設二個出入口,一端通換鞋室,另一端通手術區(qū)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