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核桿菌的致病物質是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中可能會涉及到的考點知識,結核桿菌致病與莢膜、脂質和蛋白質有關,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1.莢膜:莢膜的主要成分為多糖,部分脂質和蛋白質。其對結核分枝桿菌的作用有:
①莢膜能與吞噬細胞表面的補體受體3(CR3)結合,有助于結核分枝桿菌在宿主細胞上的粘附與入侵;
②莢膜中有多種酶可降解宿主組織中的大分子物質,供入侵的結核分枝桿菌繁殖所需的營養(yǎng);
③莢膜能防止宿主的有害物質進入結核分枝桿菌,甚至如小分子NaOH也不易進入。故結核標本用4%NaOH消化時,一般細菌很快殺死,但結核分枝桿菌可耐受數(shù)十分鐘。結核分枝桿菌入侵后莢膜還可抑制吞噬體與溶酶體的融合。
2.脂質:據(jù)實驗研究細菌毒力可能與其所含復雜的脂質成分有關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特別是糖脂更為重要。
①索狀因子:是分枝菌酸和海藻糖結合的一種糖脂。能使細菌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呈蜿蜒索狀排列。此因子與結
②磷脂:能促使單核細胞增生,并使炎癥灶中的巨噬細胞轉變?yōu)轭惿掀ぜ毎?,從而形成結核結節(jié)。
③硫酸腦苷脂(sulfatide):可抑制吞噬細胞中吞噬體與溶酶體的結合,使結核分枝桿菌能在吞噬細胞中長期存活。
④蠟質D:是一種肽糖脂和分枝菌酸的復合物,可從有毒株或卡介苗中用甲醇提出,具有佐劑作用,可激發(fā)機體產生遲發(fā)型超敏反應。
3.蛋白質:有抗原性,和蠟質D結合后能使機體發(fā)生超敏反應,引起組織壞死和全身中毒癥狀,并在形成結核結節(jié)中發(fā)揮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