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兒科主治醫(yī)師 > 輔導精華

小兒免疫功能特點是什么呢

2020-03-11 17:10 醫(yī)學教育網
|

小兒免疫功能特點是什么呢?快來跟著小編了解一下吧!

免疫器官可分為中樞免疫器官和周圍免疫器官。

胸腺和骨髓屬于中樞免疫器官。

全部免疫細胞均來自骨髓多能造血干細胞。

免疫分子由免疫細胞合成分泌。

單核/巨噬細胞

●新生兒單核細胞發(fā)育已完善,但因缺乏輔助因子,其趨化、黏附、吞噬、氧化殺菌、產生G-CSF、IL-8、IL-6、IFN-γ、IL-12和抗原提呈能力均較成人差

中性粒細胞

●出生后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數(shù)暫時升高,72小時后漸下降到4×109/L。維持一段低水平后,再度上升,逐漸達到成人水平

T淋巴細胞及細胞因子

●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shù)可反映T細胞數(shù)量。

●新生兒Th2細胞功能較Th1細胞占優(yōu)勢,有利于避免母子免疫排斥反應

●新生兒由于缺乏抗原刺激,CTL功能不足,產生和TNF和GM-CSF僅為成人的50%

●自然殺傷(NK)細胞在成人外周血中占10%~15%,NK活性于生后1~5個月時達成人水平

●新生兒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細胞(ADCC)功能僅為成人的50%,于1歲時達到成人水平

B淋巴細胞及免疫球蛋白

●胎兒和新生兒有產生免疫球蛋白(Ig)M的B細胞,但無產生IgG和IgA的B細胞。分泌IgG的B細胞于2歲時,分泌IgA的B細胞于5歲時達成人水平

●大量IgG通過胎盤發(fā)生在妊娠后期

臍血IgM水平增高,提示宮內感染

●IgA發(fā)育最遲,至青春后期或成人期才達成人水平

補體和其他免疫分子

●母體的補體不轉輸給胎兒,新生兒補體經典途徑(CH50)和C3、C4、C5活性是其母親的50%~60%,生后3~6個月達到成人水平

●新生兒血漿纖連蛋白濃度僅為成人的1/3~1/2,未成熟兒則更低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關于兒科主治醫(yī)師的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題庫小程序

距2024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費一 兒科主治醫(yī)師 免費試聽
    2024成績放榜慶功會

    主講:師資團 6月11日19:00

    詳情
    免費資料
    兒科主治醫(yī)師 備考資料包
    教材變動
    考試大綱
    高頻考點
    備考技巧
    立即領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