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證針灸主穴有哪些?
痹證是中醫(yī)學中的一種常見病,主要表現為肢體關節(jié)疼痛、重著、屈伸不利等癥狀。在針灸治療痹證時,常用的主穴有:
1. 阿是穴:即病變局部的壓痛點或異常反應點。
2. 足三里(ST36):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前緣一橫指處,是強壯要穴,可調和氣血、扶正祛邪。
3. 合谷(LI4):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具有疏風解表、通絡止痛的作用。
4. 曲池(LI11):位于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用于治療風濕痹痛等癥。
5. 血海(SP10):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方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適用于血瘀型痹證。
6. 風市(GB31):位于大腿外側部,當腘橫紋與髂前上棘連線的中點處,可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在實際應用時,醫(y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配伍,并結合其他治療方法如拔罐、艾灸等綜合治療。
1. 阿是穴:即病變局部的壓痛點或異常反應點。
2. 足三里(ST36):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前緣一橫指處,是強壯要穴,可調和氣血、扶正祛邪。
3. 合谷(LI4):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具有疏風解表、通絡止痛的作用。
4. 曲池(LI11):位于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用于治療風濕痹痛等癥。
5. 血海(SP10):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方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適用于血瘀型痹證。
6. 風市(GB31):位于大腿外側部,當腘橫紋與髂前上棘連線的中點處,可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在實際應用時,醫(y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配伍,并結合其他治療方法如拔罐、艾灸等綜合治療。
學員討論(0)
相關資訊